[發明專利]一種制備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64005.2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1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峰;張燕程;張耀兵;石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市華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39/62 | 分類號: | C07D239/6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2653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環己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化學物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制備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
背景技術
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是的巴比妥酸類關鍵中間體,主要用于有機化學和醫療領域,巴比妥酸類具有抑制血管生成、腫瘤發生和增殖疾病的作用,也可用作聚合催化劑和制取染料的原料。
近年來對血管生成抑制的研究清楚的表明該過程的有效抑制可以在動物模型中阻斷腫瘤生長。使用抗血管源性策略在實驗條件下誘導腫瘤消退的可能最驚人的例子最近已由使用天然多肽-血管抑素(angiostatin)和內皮抑素(endostatin)的研究提供。這些研究除了明顯有效外,還沒有出現毒性且未獲得抗藥性。此外,有前景的抗血管源性策略出現在使用定向于血管生長的幾個方面的小分子的臨床開發中,例如VEGF/VEGF受體,整聯蛋白(αvβ3):玻連蛋白相互作用或墓質金屬蛋白酶的抑制。目前對抗血管源性策略已確定的唯一清楚的不利副作用是雌性生育能力可逆喪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得率高的巴比妥酸類中間體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制備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于潔凈的三口燒瓶中加入冰乙酸,再依次加入N,N’-二環己基脲和丙二酸,攪拌升溫至60~80℃后向三口燒瓶中滴加乙酸酐,滴加時間控制在1~1.5h,反應方程式如下:
b、步驟a反應完畢,冷卻至30~40℃,有固體析出,開始用水浴減壓蒸餾,蒸干得到棕黃色固體;
c、在棕黃色固體容器中加入無水乙醇,升溫回流至固體全部溶解,加入活性炭繼續回流1~2h,熱過濾得到濾液冷卻結晶,充分冷卻后,進行抽濾,用母液沖洗晶體3次,再用無水乙醇沖洗3次,得到白色的棉花狀晶體,加入50℃烘箱烘干得到白色晶體,即為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
進一步地,所述水浴減壓蒸餾真空度控制在-0.08MPa。
進一步地,所述N,N’-二環己基脲和丙二酸的質量比為2∶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藝結構合理,易操作,產品得率高,純度精,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一種1,3-雙環己基巴比妥酸的制備方法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取一只干燥潔凈的1L三口燒瓶,向其中加入150ml的冰乙酸,稱量65.0g的N,N’-二環己基脲(DCU)直接加入三口燒瓶中,再稱量33.0g丙二酸加入三口燒瓶中,加畢攪拌,白色渾濁,升溫至70℃;量取120ml的乙酸酐,用滴加漏斗向三口燒瓶中滴加,在1h內滴完,保溫35℃;混合物固液分明,固體清晰的懸浮在澄清液中,滴加完畢,升溫至90℃,保溫5h,顏色漸漸加深,由無色變為橙色,反應體系由顆粒狀固體變成絮狀渾濁;保溫畢,冷卻,待冷卻到30~40℃左右,有大量固體析出,開始用水浴減壓蒸餾,真空度控制在-0.08MPa;待蒸干,得到棕黃色的固體,加入500ml的無水乙醇,升溫回流,瓶壁上的固體都回流到瓶內后,將混合物轉移到2L的三口燒瓶中,加入1200ml的無水乙醇,繼續升溫回流,全部溶解,顏色較深,加入5.0g的活性炭,繼續回流1~2h,熱過濾,得到顏色較淺的濾液,馬上析出白色絮狀晶體,冰箱冷卻充分結晶,充分冷卻后,進行抽濾,用母液沖洗晶體3次,再用200ml純凈的無水乙醇沖洗3次,得到白色的棉花狀晶體,入50℃烘箱烘得白色晶體干品63.5g,含量≥99.5%,收率: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市華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通市華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40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