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茯苓侗果及其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3328.X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60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炳建;周德瓊;姚庭榜;張秀軍;唐正榮;楊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森泰靈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G3/48 | 分類號: | A23G3/48;A23G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7300***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茯苓 及其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涉及一種茯苓侗果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侗果,是侗族人在傳統節日上祭祖的常用供品,同時也是待客茶點,流行于黔東南侗族、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劍河等縣、經長時間不斷地改進提高,目前己發展為當地苗、瑤、水、漢等各民族地區家喻戶曉,人人愛吃的名點在每年的“三月代”節,f同果是當地的必設之食。節前,侗家姻理、姑嫂、婆媳、母女們便開始二五成群地加工侗果。加工侗果必須用野生植物的甜藤作為增甜劑,使其具有藤的自然芳香、《本草遺拾》中有將“甜藤搗汁,和米粉作模餌食,甜美、止泄’的記載,這說明甜藤作點歷史悠久。侗族繼7丘此食的傳統方法并將之發揚光大,使之流傳至今,成為聞名遐邇的名食。
傳統的侗果制作主料是糯米,調輔料為甜藤汁、茶籽油、紅糖、酥大豆面和熟熟芝麻,其制作工藝如《貴州小吃兩款》(吳茂制《烹調知識》第9期第20頁),包括①秋收后取藤,將之割碎后反復錘打,脫去外層皮毛,再用重錘錘爛后,以石礁春至泥狀,取出用清水浸泡一夜,過濾取汁;②米淘洗十凈,浸泡一夜,蒸熟成糯米飯;③邊春糯米飯邊加甜藤汁,直至成甜藤橙耙;④耙在簸箕內晾l一2天,至半硬半軟狀態,將之切成指頭大小的丁狀,拌土大豆面,攤晾在室內通風干燥處陰于,用壇子和塑料密封貯存;⑤干核把丁在油鍋中炒至半脹,放人茶油鍋中炸至膨脹,幾秒鐘后,如白石頭子似的干糕耙一J一紛紛飄浮,脹至狀如嬌猴桃大小,色呈醬黃時,撈出瀝油;⑥紅糖與水3:1比例入凈鍋,小火熬化,邊攪邊熬,熬至糖液起絲,將土述炸制原料分批入鍋,鏟動翻滾,俗稱“穿糖衣”,取出料,放在備有熟熟芝麻的簸箕上,迅速翻轉滾勻,使之表面均勻粘上熟芝麻,即成侗果;⑦侗果冷晾后用壇子或塑料筒密封貯存,隨吃隨取,保持酥脆。
以上方法有很多不足,首先傳統侗果制作原料為單一的糯米粉、蔗糖及熟芝麻,食用油炸熟,加工藝簡單,制成的產品營養結構單一,以及使用油炸的食品存在脂肪含量高,重復使用的油含有害物質;其次采用普通糯米制作糍粑,先晾干糍粑再拌大豆粉后切丁,制得的侗果效果不夠理想,侗果口感不理想且容易變硬。最后,由于侗果穿糖衣都是采用紅糖與水熬化得到的糖液,導致糖尿病人、齲齒患者等人群無法食用侗果這種民族特色風味食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侗果的商業發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茯苓侗果及其制作工藝,該茯苓侗果及其制作工藝通過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茯苓侗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禾糯米55~65份、茯苓15~25份、大豆3~8份、山藥3~8份、甘薯3~8份、葡萄糖1~5份、食用鹽0.5~2份和熟芝麻粒0.5~2份。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禾糯米60份、茯苓20份、大豆5份、山藥5份、甘薯5份,葡萄糖3份、食用鹽1份和熟芝麻粒1份。
其中本發明采用的香禾糯米是黎平香禾糯米,黎平香禾糯米為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的特色農產品,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香禾糯,標準英文譯名為Kam?Rice?of?C?hina或Kam?Sweet?Rice,是中國侗族農民在悠久的稻作歷史發展過程中利用侗族地區特殊的水土資源和氣候環境栽培選育并傳承至今的一種特色水稻品系,其蛋白質和人體必需賴氨酸含量都超過一般優質稻米,并具有氣味香醇、糯而不膩、營養豐富、口感極好等特點,富含維生素B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等含量都超過一般優質稻米,素有“一家蒸飯滿寨香”的美譽,被稱為“糯中之王”。中國侗族農民對于香禾糯的選育保種和生產,有一套獨特的土著農藝知識系統,至今仍然采用稻魚鴨共生的自然農法或天然有機耕作模式栽培香禾糯。在農藝性狀和生物遺傳性狀方面,香禾糯的特性介于秈粳之間,以偏粳者居多,是中國民間稱為“大糯”的糯稻品種類別中一個極為獨特的品系種群。本發明采用黎平香禾糯米做為原料,充分發揮了黎平香禾糯米的米粒大、色澤潔白、糯性強、口感好、香味特濃等特點,利用黎平香禾糯米制成的侗果,其品質明顯優于普通侗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森泰靈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森泰靈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332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豬場專用飼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神醒腦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