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410362486.3 | 申請日: | 2014-07-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9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發明(設計)人: | 李仁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仁波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1C37/15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609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水龍頭 外殼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龍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龍頭外殼,尤其涉及一種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水龍頭是用于控制水流通斷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其閥體一般采用金屬材料制成,按材料來分,可分為SUS304不銹鋼、鑄鐵、全塑、黃銅、鋅合金材料水龍頭、高分子復合材料水龍頭等類別。而隨著金屬材料的價格居高不下,人工工資每年呈高速上升趨勢,新國標又對重金屬元素析出量的嚴格要求,再加上我國對節能環保的日益重視,如何提高水龍頭生產的性價比成為了人們急需解決的難題。
針對該難題,各個企業中有的通過添加自動化設備來減少用工量;有的進行工藝研發,降低制造成本;也有的通過將水龍頭外殼的銅材料替換為鋅合金等材料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同時也降低了水龍頭外殼的品質。但是,以上的各種應對方式的效果均不理想。
對于這種情況,申請人曾設計一種水龍頭閥體的制造方法,并申請了中國專利,[其申請號為:200610025428.7;其公開號為:CN1831408A],該制造方法以通過熱鍛工藝進行部件的加工、將各個部件焊接成粗成品以及精加工的步驟來制造水龍頭閥體,融合了熱鍛工藝和鑄造工藝的優點,避免了鑄造產生的質量不足以及鍛造材料浪費大的缺點,通過該制造方法制得的水龍頭閥體大大節省了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制作成本,其工藝質量也易于控制。
上述制造方法雖然能有效地提高材料利用率,但是,通過熱鍛工藝來獲得各個部件,使得整個加工過程費時費力,工人的工作量并未得到有效地減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材料利用率高且加工效率高的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加工準備:準備所需長度的金屬管和內部具有能容納上述金屬管的空腔的模具,模具內位于空腔的側部還具有與空腔相連通的成型腔;
B、密封:將金屬管放入上述模具的空腔中,將堵頭以及呈柱狀且內部具有軸向通孔的密封件的端部分別伸入金屬管的兩端,使堵頭密封金屬管的一端,使密封件的端部的外側面與金屬管另一端的內側壁之間形成密封;
C、注入介質:通過上述密封件內的通孔向金屬管內注入液態介質,直至金屬管內的液態介質的壓力達到設定值;
D、擠壓:通過對金屬管的端部施加軸向作用力的方式向內擠壓金屬管,使金屬管的軸向長度縮短并使金屬管的外側面與模具內空腔的側壁完全貼靠且使金屬管的側壁向上述成型腔內鼓出凸包;
E、開口:將成型后的凸包的端部開口,獲得至少三通的水龍頭外殼。
本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利用金屬管作為原料,再通過擠壓金屬管的方式來成型出一個一體式的至少三通的水龍頭外殼,使得水龍頭外殼加工過程中,原材料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且一次擠壓成型使得整個加工過程較為快速,提高了加工效率。在本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中,空腔的形狀、成型腔的數量以及成型腔的形狀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注入液態介質的目的是在金屬管內部提供足夠的壓力來支撐整個金屬管的管體,使其不會在受到擠壓時向內形變;注入金屬管內部的液態介質的壓力的設定值可將峰值設定為25MPa或50Mpa等,具體的設定值設定可根據金屬管的材質,金屬管的壁厚等等因素進行選擇確定。
在上述的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驟D中,上述成型腔內還設有一阻尼件,該阻尼件能與上述金屬管側壁上鼓出的凸包的外端端部相抵靠,所述的金屬管受到軸向作用力時,上述凸包能克服所述的阻尼件對凸包端部施加的阻力而向外鼓出并推動上述阻尼件向遠離上述金屬管的方向移動。通過阻尼件阻擋凸包的形變,使得金屬管在被擠壓且側壁鼓出凸包時,不會因成型腔內沒有阻礙而使凸包被內部液態介質的壓力直接沖破,通過邊擠壓邊后撤阻尼件的方式來保證凸包鼓出過程中的完整性,保證擠壓過程中產品的質量。
在上述的水龍頭外殼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阻尼件呈板狀,且阻尼件的邊沿所形成的形狀與上述成型腔橫截面的形狀相匹配。阻尼件設置于成型腔內時,能完全遮擋成型腔,防止凸包自阻尼件側壁擠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仁波,未經李仁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4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焦化初冷水余熱高溫供熱裝置
- 下一篇:吸油煙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