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創傷、感染、手術及其他應激狀態全營養配方食品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62400.7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1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安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安然 |
| 主分類號: | A23L1/09 | 分類號: | A23L1/09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1316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創傷 感染 手術 其他 應激狀態 營養 配方 食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食同源類配方與食品技術領域,具體是將?“藥食同源之中藥”的傳統中醫精髓理論和“多重益生菌”有機結合起來,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水溶性膳食纖維、復合維生素、復合礦物質為輔料制成的防治創傷、感染、手術及其他應激狀態的全營養配方食品、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或非全營養配方食品。
背景技術
創傷為機械因素加于人體所造成的組織或器官的破壞,創傷根據其形式的不同分為交通傷、墜落傷、機械傷、銳器傷和跌傷交通傷占創傷的首要位置,現代創傷中交通傷以高能創傷(高速行駛所發生的交通傷)為特點,常造成多發傷、多發骨折、脊柱脊髓損傷、臟器損傷、開放傷等嚴重損傷,隨著高層建筑增多,墜落傷的比重逐漸加大,墜落傷通過著地部位直接摔傷和力的傳導致傷,以脊柱和脊髓損傷、骨盆骨折為主,也可造成多發骨折、顱腦損傷、肝脾破裂,機械傷以絞傷、擠壓傷為主,常導致單肢體開放性損傷或斷肢、斷指,組織挫傷血管、神經、肌腱損傷和骨折,傷口深,易出現深部組織損傷,胸腹部銳器傷可導致內臟或大血管損傷,出血多。跌傷常見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壓縮性骨折和髖部骨折,青壯年跌傷也可造成骨折,?感染是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所引起的局部組織和全身性炎癥反應,病因原因可以是感染性的或非感染性的(如炎癥,腫瘤,免疫紊亂),熱型可以是間隙性的,即每天上升后再降到正常水平,或為潛留熱,即上升后不回到正常水平,老年人對熱的反應常下降,某些病人如嗜酒者、老人或小孩,在嚴重感染時,發熱反應可變低,熱原質是引起發熱的物質,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熱原質是指從宿主體外得到的,主要是微生物及其產物和毒素,研究較深入的是革蘭氏陰性菌的脂多糖(常稱內毒素)和從毒性休克綜合征病人分離到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外源性熱原質常通過誘導內源性熱源質(或稱內源性發熱細胞因子)的釋放而引起發熱,內源性熱原質是由宿主多種細胞,特別是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多肽。其他能產生發熱細胞因子的細胞有角質細胞、內皮細胞、B細胞、腎小球間膜細胞、上皮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內源性熱原質(白介素-1,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gp130受體-活化家族:白介素-6,白介素-11,白血病抑制因子,纖毛嗜神經因子和制瘤蛋白-M)通過改變熱調體中樞的代謝引起發熱,前列腺素E2的合成好像起了關鍵作用,手術指醫生用醫療器械對病人身體進行的切除、縫合等治療,以刀、剪、針等器械在人體局部進行的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療方法,俗稱“開刀”,“藥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中醫歷來強調“藥療不如食療”,食療成為現代人追求返璞歸真、健康飲食的最佳選擇;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
?對于特殊營養食品,在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都有相應的規定和開發應用;而我國GB29922-2013《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全營養食品明確規定:2.1.1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人群在特定疾病或醫學狀況下營養需求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中醫傳統醫學認為:“脾(即消化系統)為后天之本”,腸胃健康是健康之本,人體營養的99%需要靠腸道吸收,腸內疾病也是萬病之源;但隨著年齡越大,腸道中有益菌群(益生菌)比例逐漸減少;如雙岐桿菌在嬰幼兒時期占98%,到中年時降至10%,65歲以后僅占5%;人越老,益生菌越少,腸道功能也隨之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正常菌群在人體消化、免疫和抗病等方面有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腸道菌群組成的改變與多種疾病,特別是腸道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而從已有臨床研究發現:益生菌能起到調節腸道菌群,控制腸道炎癥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干預調節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安然;,未經胡安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4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裸眼3D顯示器
- 下一篇:一種終端之間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