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55428.8 | 申請日: | 2014-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946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邵百祥;翟仲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D301/19 | 分類號: | C07D301/19;C07D30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氧化氫 乙苯 丙烯 制環氧 丙烷 循環 方法 | ||
1.一種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在與Ti-二氧化硅催化劑接觸下進行環氧化反應生成產物環氧丙烷,生成的產物分為采出物流和循環物流,其中循環物流循環至各催化劑床層入口,循環物流分成(n-1)個物流,多個絕熱反應器分為N段,其中,n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N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數;其步驟包括:
1)含有過氧化氫乙苯的原料Ⅰ(1)分段進入至少為兩個串聯的絕熱反應器;
2)原料Ⅰ(1)的第一部分即含有過氧化氫乙苯混合物的原料Ⅰa(2)與含有丙烯的原料Ⅱ(5)混合進入第一反應器;
3)原料Ⅰ(1)的第二部分即含有過氧化氫乙苯混合物的原料Ⅰb(3)與第一反應器出口產物和含環氧丙烷的環氧化反應產物中的循環物流Ⅰ(7)混合進入第二反應器;
4)原料Ⅰ(1)的第n部分即含有過氧化氫乙苯混合物的原料Ⅰn(4)與第(N-1)反應器出口產物和含環氧丙烷的環氧化反應產物中的循環物流N(8)混合進入第N反應器;
其中,環氧化反應溫度為15~160℃、壓力為1.0~12.0MPa、丙烯與過氧化氫乙苯的總摩爾比為1~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反應方法,其特征在于環氧化反應產物的采出物流與循環物流的重量比例為0.1~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反應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第二至第N反應器的環氧化反應產物循環物流與總循環物流的重量比例為0.01~0.9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反應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個絕熱反應器是由2~10個反應器串聯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串聯的絕熱反應器中催化劑床層為單床層和/或多個床層;其中,上述各個反應器中物流流向為上流式或下流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Ⅱ中的丙烯是新鮮丙烯、后續系統的回收丙烯或其混合物;所述原料Ⅰ中的過氧化氫乙苯是以乙苯氧化得到,是乙苯、過氧化氫乙苯的混合物,過氧化氫乙苯濃度為5~65wt%。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原料Ⅰa(2)與含有丙烯的原料Ⅱ(5)在第一反應器外混合或第一反應器內混合;步驟3)中的含有過氧化氫乙苯混合物的原料Ⅰb(3)與第一反應器出口物和含環氧丙烷的環氧化反應產物中的循環物流Ⅰ(7)在第二反應器外混合或第二反應器內混合;步驟4)中的含有過氧化氫乙苯混合物的原料Ⅰn(4)與第(n-1)反應器出口物和含環氧丙烷的環氧化反應產物中的循環物流N(8)在第N反應器外混合或第N反應器內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氧化反應在使用溶劑的液相中進行;該溶劑在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力下是液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其特征在于過氧化氫乙苯含有作為其原料的乙苯的混合物,不添加溶劑由過氧化氫乙苯混合物代替溶劑。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氧化氫乙苯與丙烯制環氧丙烷的循環方法,其特征在于,環氧化反應溫度為30~130℃,壓力為1.5~6.0MPa、丙烯與過氧化氫乙苯的總摩爾比為2~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542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遙控開關的手電筒
- 下一篇:苯并噻嗪類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