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6966.0 | 申請日: | 2014-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8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榮;孫文陽;劉蓉芳;李瑞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96 | 分類號: | C07D209/96;C07D401/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蘭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吲哚 丙烷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屬于有機合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3,3'-螺羥吲哚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及藥物分中,對這類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吸引著有機化學家濃厚的研究興趣。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代表了一類重要的3,3'-螺羥吲哚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具有豐富的藥物活性,如抗癌活性(Sampson,P.B.;etal.U.S.PatentWO2010/115279A1,2010;Pauls,H.W.;etal.U.S.PatentWO2012/048411A1,2012),并對肥胖癥及糖尿病具有較好的療效(Chen,L.;etal.U.S.PatentWO2011/070039A1,2011),同時可作為HIV-1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He,Y.;etal.Bioorg.Med.Chem.Lett.2006,16,2105-2108;U.S.PatentWO2004/037247A1,2004);此外這類化合物還是天然產物全合成的重要中間體(Carreira,E.M.;etal.J.Am.Chem.Soc.2005,127,11505-11515.)。
鑒于此,發展高效、高選擇性地合成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的方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是過渡金屬催化重氮化合物與烯烴的[1+2]環化反應,包括過渡金屬催化重氮羥吲哚與活化烯的[1+2]環化反應,以及過渡金屬催化重氮化合物與α,β-不飽和羥吲哚化合物的[1+2]環化反應(Zhou,J.;etal.Org.Lett.2013,15,42-45;J.Am.Chem.Soc.2013,135,8197-8200;Takayoshi,A.;etal.Synlett2013,24,29-31;He,Y.;etal.Bioorg.Med.Chem.Lett.2006,16,2105-210.)。但由于重氮化合物一般穩定性較差,且具有爆炸的風險,造成了這類合成方法較大的局限性。此外,近年來報道的有機催化羥吲哚衍生物的串聯環化反應,為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另一種有效的途徑(Malkov,A.V.;etal.Adv.Synth.Catal.2013,355,829-835;Chem.Eur.J.2012,18,14929-14933;Lu,Y.;etal.Chem.Eur.J.2012,18,8315-8319;Bencivenni,G.;Chem.Eur.J.2011,17,2842-2845.)。然而,對具有多個季碳中心(尤其是具有多個全碳季碳中心)的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的合成,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最近,Malkov等人利用有機催化α-氯代-β-二羰基化合物與靛紅衍生的活化烯的[1+2]環化反應,成功合成了具有兩個連續全碳季碳中心的羥吲哚螺環丙烷化合物(Malkov,A.V.;etal.Chem.Eur.J.2012,18,14929-14933.)。然而,在該報道中,季碳原子上取代基的種類非常有限。因此,發展從簡單、穩定、易得的原料出發,合成具有多個全碳季碳中心的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的方法,仍然是有機合成中一個值得研究并富有挑戰性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立體選擇性合成具有三個連續手性中心,并包含兩個全碳季碳原子的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本發明還提供了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式:
它是通過II:α-酮酸酯
與III:α,β-不飽和羥吲哚化合物
在磷試劑IV
的促進下反應得到;
式中R1,R2,R4選自烷基、芳基中的一種;R3選自氫、鹵素、烷基、烷氧基中的一種;R5選自氫、烷基、芳基、酰基中的一種;R6,R7,R8選自二(烷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中的一種。
本發明提供的羥吲哚螺環丙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69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