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雜色曲菌素適配體以及相關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34093.1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9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大嶺;蔣海蘭;姚冬生;謝春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5 | 分類號: | C12N15/115;G01N27/26;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劉宇峰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雜色 曲菌 素適配體 以及 相關 電化學 生物 傳感器 | ||
1.一種雜色曲菌素適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體為含有核心序列AAGCCGCAC的13~21個堿基的單鏈DNA探針,即XnAAGCCGCACYm,其中,X和Y表示任意核酸堿基,n和m表示整數(sh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色曲菌素適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配體的5’端進行氨基修飾。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色曲菌素適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5’端氨基修飾基團為-(CH2)6-NH2-。
4.一種檢測雜色曲菌素適配體的核酸適配體電化學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酸適配體電化學傳感器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雜色曲菌素適配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適配體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金電極預處理:將金電極用氧化鋁粉末水溶液打磨拋光處理后,用超純水及無水乙醇超聲清洗,去除電極表面的氧化鋁粉末,將清洗好的金電極浸入新鮮配制的熱的Piranha溶液(濃硫酸:30%H2O2=7:3,V:V)中活化10min,即得到活化的金電極;
ii)電極修飾:將活化后的金電極浸入到1umol·1-1適配體組裝液中(含1mol·1-1NaCl),4℃下密封組裝22h,得到所述的適配體電化學生物傳感器。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適配體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在檢測Ver?A方面的應用。
7.一種基于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配體傳感器檢測Ver?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適配體傳感器對Ver?A標準品的檢測及其標準曲線的繪制:
將所述的適配體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ddH2O沖洗,去除未結合的適配體,將所述適配體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作為工作電極,鉑絲電極作為對電極,Ag/AgCl(飽和KCl)電極作為參比電極,在5m?mol·1-1的K3[Fe(CN)6],含0.1mol·1-1KCl的電解液中進行微分脈沖伏安分析,記錄適配體傳感器的DPV圖及其峰電流值Ip0。電化學參數(shù):工作電位300mV-700mV,掃速為20mV/s,振幅為50mV,靜息時間為2s;
將所述適配體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依次置于濃度為:0.01、0.05、0.1、0.5、1、5、10、50、100ng/ml的Ver?A標準溶液中,室溫下反應15min,反應后用ddH2O沖洗去除非特異性吸附的Ver?A。在5m?mol·1-1的K3[Fe(CN)6],含0.1mol·1-1KCl的電解液中進行微分脈沖伏安(DPV)分析。電化學參數(shù):工作電位300mV-700mV,掃速為20mV/s,振幅為50mV,靜息時間為2s;
記錄各個Ver?A濃度下對應的DPV圖譜及其峰電流值Ipn(n=1,2…9),計算各標準品相對初始的適配體傳感器的峰電流變化值△Ip。以各Ver?A標準液濃度的對數(shù)為橫坐標,以其對應的△Ip為縱坐標作圖,建立標準曲線;
ii)實際樣品檢測:
玉米樣品處理:取0.1g優(yōu)質玉米粉,加入含4ml80%的甲醇溶液的EP管中,然后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Ver?A標準品,振蕩萃取45min,以5000r/min轉速離心15min,上清用ddH2O稀釋100倍后用于電化學檢測;
微分脈沖伏安法檢測:根據(jù)權利要求5標準曲線繪制檢測參數(shù)及檢測方法,對分別含0.03ng/ml,0.3ng/ml,0.8ng/ml,50ng/ml的Ver?A玉米樣品進行DPV分析,通過建立的標準曲線,計算出對應的Ver?A的濃度即為實際玉米樣品中Ver?A的濃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jīng)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40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