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09085.1 | 申請日: | 2014-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6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云;宋純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18/02 | 分類號: | C03B1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學強;魏曉波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制造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向容納有熔融金屬的熔融金屬浴槽的水平浴面連續地供給從流道、流槽中流出的熔融玻璃而形成玻璃帶;流道、流槽上方設置有第一蓋體、分別為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流量控制閘板設置于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之間,流量控制閘板做上下移動以控制流道內流入流槽的熔融玻璃液;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與流量控制閘板之間存有第一間隙,分別為流道第一間隙和流槽第一間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間隙內通入保護氣體以形成有隔絕氣流的狀態下,流量控制閘板根據流道內玻璃流量的變化做上下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氣體為氮氣、氦氣、氬氣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氣體的溫度為300-5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絕氣流是通過以下方式形成:
在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的上方分別設置流道第二蓋體和流槽第二蓋體,并且流道第二蓋體、流槽第二蓋體與流量控制閘板之間形成第二間隙,分別為流道第二間隙和流槽第二間隙;第二間隙的寬度小于第一間隙的寬度;
通過設置在第一蓋體內的通孔向第一間隙內通入保護氣體,保護氣體的通入方向與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α,保護氣體在第二蓋體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形成隔絕氣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為15°-30°。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第一間隙內形成的隔絕氣流為流道隔絕氣流;流槽第一間隙內形成的隔絕氣流為流槽隔絕氣流;所述流道隔絕氣流與流槽隔絕氣流的壓力比為1:1,流量比為1:2。
7.一種浮法玻璃的制造裝置,具有:
供熔融玻璃流通的流道、供熔融玻璃流入金屬浴槽的流槽;向容納有熔融金屬的熔融金屬浴槽的水平浴面連續地供給從流道、流槽中流出的熔融玻璃而形成玻璃帶;流道、流槽上方設置有第一蓋體、分別為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流量控制閘板設置于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之間,流量控制閘板做上下移動以控制流道內流入流槽的熔融玻璃液;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與流量控制閘板之間存有第一間隙,分別為流道第一間隙和流槽第一間隙;在流道第一蓋體和流槽第一蓋體的上方分別設置流道第二蓋體和流槽第二蓋體,并且流道第二蓋體、流槽第二蓋體與流量控制閘板之間形成第二間隙,分別為流道第二間隙和流槽第二間隙;第二間隙的寬度小于第一間隙的寬度;
通過設置在第一蓋體內的通孔向第一間隙內通入保護氣體,保護氣體的通入方向與水平面具有一定的角度α,保護氣體在第二蓋體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形成隔絕氣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在第一蓋體內的通孔連接外部的氣體加熱器與穩壓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為15°-30°。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玻璃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裝置應用于拉引量在20~100噸/日的超薄玻璃浮法生產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0908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