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織培養法生產富硒大米蛋白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94093.3 | 申請日: | 2014-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41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付湘晉;林親錄;任佳麗;吳偉;吳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J1/12 | 分類號: | A23J1/12;A01H4/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 43205 | 代理人: | 寧星耀;許伯嚴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織培養 生產 大米 蛋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營養食品的生產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富硒大米蛋白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的調查研究(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調查,2002)表明,我國相當部分人口膳食中鋅、硒、鍺、鈣、鐵、碘等微量元素攝取不足。就硒而言,世界上有2/3的地區、中國72%的縣市缺硒。較常出現硒缺乏癥的是正在發育的兒童、青少年、孕婦和乳母,開發富硒元素的營養添加物對提高我國人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稻米是我國70%的人的主食,以稻米為礦質營養源具有符合人們飲食習慣、安全性高的優點。目前,稻米富集微量元素的方法主要有種植法和發芽法。如在種植過程中施用富硒肥生產富硒稻米已經實現產業化;富硒發芽糙米[楊椰,?王博,?胡小芳,??蒲云峰,?鐘耕.?無機硒在糙米發芽中的有機轉化及對糙米化學組分影響.?中國糧油學報,?2011,?26(9):?1-5]、富鋅發芽糙米[李濤,?梁建芬,?方堅.?富鋅發芽糙米的研制及其鋅的HCl?提取率的變化研究.?食品科技,2007,?10:?64-67]、富鈣發芽糙米[江湖,付金衡,蘇虎,等.?富鈣發芽糙米的生產工藝研究.?食品科學,?2009,?30(16):?83-85]、富鐵發芽糙米[江湖,?付金衡,?蘇虎,?王水興,?張泓富.?富鐵發芽糙米生產工藝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6)?:?12703-12704]、富鉻發芽糙米[高紅梅,?丁志剛.?富鉻發芽糙米對大鼠脂類代謝的影響.?中國糧油學報,?2009,?24(8):?1-3]均已有報道。
但是種植法和發芽法分別存在以下缺點:
(1)種植法富集效率低、生產周期長、富集濃度低
種植法生產富微量元素產品生產周期需3個月以上;種植法富集時,主要采用施微量元素肥,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只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量微量礦質元素進入環境,損失較大;且被作物吸收的微量元素中又只有一小部分富集于可食用部位,富集濃度有限,所以種植富集法效率很低。
(2)發芽法產品口感差,其中纖維素結合態微量礦質元素利用率低
發芽法工藝以保留有種皮及胚的去殼谷物為原料,先浸泡,再保溫保濕發芽,干燥。發芽法具有效率高的優點。但發芽谷物中大部分礦質元素集中分布在種皮中以低營養價值形態(如纖維素結合態)存在,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周期較短,富集效率較高,且富集后的微量元素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較高的組織培養法生產富硒大米蛋白的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織培養法生產富硒大米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清洗:將新鮮糙米或稻米胚用自來水沖洗,洗去粘在表面的微生物和灰塵;
所述新鮮糙米或稻米胚優選當年采收之稻谷加工的糙米或胚;
(2)消毒:將經步驟(1)清洗的新鮮糙米或稻米胚用消毒液浸泡消毒5min-30min,然后再用無菌水清洗,共循環消毒-清洗1-5次;
所述消毒液為次氯酸鈣溶液、次氯酸鈉溶液、二氧化氯溶液、氯溶液、雙氧水、臭氧溶液、酸性氧化電位水、過氧乙酸溶液、乙醇溶液或草酸溶液等;
(3)胚組織培養:
將經過步驟(2)消毒的新鮮糙米或稻米胚置于經過滅菌的發酵容器中,添加無菌浸泡液,在搖床轉速80-110r/min、溫度20-35℃下,發酵12-96h(優選48-72h);
或者將經過步驟(2)消毒的新鮮糙米或稻米胚置于經過滅菌的發酵容器中,添加無菌浸泡液,在15-35℃下浸泡4-24h,再置于發酵淺盤中,在?20-35℃下培養12-48h(優選?24-30h);
所述無菌浸泡液中含無機硒及植物生長調節劑;
所述無菌浸泡液無機硒中的硒元素的濃度優選為5mg/L-80mg/L,所述無機硒源優選亞硒酸鈉和/或亞硒酸;
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包括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動素(KT)、α-萘乙酸(NAA)、6-芐氨基嘌呤?(6-BA)等,所述無菌浸泡液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濃度分別為: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濃度為0.5-6.5?mg/L、激動素(KT)?的濃度為0-2.0?mg/L、α-萘乙酸(NAA)的濃度為0-1.0?mg/L?、6-芐氨基嘌呤?(6-BA)的濃度為0-2.0?mg/L;
(4)收集培養物:采用離心或過濾的方法收集經步驟(3)培養的新鮮糙米或稻米胚,再水洗,打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未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40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豆分離蛋白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制糖用焦香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