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艾糍粑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60104.6 | 申請日: | 2014-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2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潘寶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寶蓮 |
| 主分類號: | A23L1/00 | 分類號: | A23L1/00;A23L1/10;A23L1/212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王又旺 |
| 地址: | 545599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糍粑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食品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艾糍粑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艾草,自古在民間即有食用,特別是在壯族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在清明節(jié)前后,均有采摘艾草鮮嫩的艾葉來制作艾糍粑的習俗;因各地習俗不同,艾糍粑的做法也不相同,但基本上大都是用糯米粉和艾葉為主料揉搓蒸制而成。但這些傳統(tǒng)的艾糍粑,因加工工藝的粗放,做出的艾糍粑存在苦澀味較重,色澤不佳,因艾葉和糯米粉等原料的配比不同而造成艾糍粑太粘結而口感不好,使人容易感到膩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艾糍粑及其制作方法,它可以給人們提供一種清香撲鼻,香糯可口,色澤喜人的艾糍粑。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艾糍粑,包括艾葉1份,糯米粉4份,粘米2粉,餡料1份,茴香粉0.05份;所述艾葉為清明時節(jié)采摘的鮮嫩艾草葉;所述餡料為花生和芝麻研碎后和白糖混合的混合物。
制作這種艾糍粑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清明時節(jié)采摘的鮮嫩的艾葉,用清水漂冼干凈,晾干水;
?2)將水燒開后,在每升水中加入?0.005至0.01千克食用碳酸氫鈉;把冼凈的所述艾葉放入水中煮十至十五分鐘后撈起即可;
3)將煮好的艾葉泡入涼水中,泡10至12小時,期間換兩至四次清水;
4)將泡好后艾葉壓擠水分,然后剁碎搗爛;
5)將剁碎搗爛好的艾葉放入干凈鍋中用中火炒5至10分鐘,聞到香味即可;
6)先用開水兌入部分糯米粉,使之成為熟粉漿,再加入炒好的艾葉,然后加入粘米粉,撒上茴香粉和少量白糖,用手揉和成面團,將所述面團分成小塊并捏成小碗形料坯;
7)將炒香研碎后的芝麻和花生與白糖混合成餡料,將所述餡料分裝包入所述的小碗形料坯中;然后封口,整成圓球狀,再稍稍壓扁一點,在底面抹點油,放在一張柚子葉上,環(huán)狀碼放在蒸籠里;
8)將蒸籠放入蒸鍋里,水開之后,蒸15~20分鐘即可。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做出的艾糍粑無苦澀味,具有艾葉淡淡的清香和柚子葉的香味,可保持艾葉的翠綠色,色澤鮮亮,口感佳,吃而不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制作艾糍粑的用料:用清明時節(jié)采摘的鮮嫩艾草葉留葉去柄,即艾葉100克,糯米粉400克,粘米粉200克,40克花生和40克芝麻研碎后和20克白糖混合成的餡料,茴香粉5克。
制作艾糍粑的步驟:
1)將100克艾葉,用清水漂冼干凈,晾干水;
2)用鐵鍋盛3升的水,將水燒開后,往水中加入?20克食用碳酸氫鈉;把冼凈的艾葉放入水中煮十二分鐘后撈起;加入食用碳酸氫鈉一是為了保持艾葉的翠綠色,二是使艾草容易煮爛,三是能去除艾草更多的苦澀味;
3)將煮好的艾葉泡入涼水中,泡10小時,期間換3次清水,以便進一步去除艾葉的苦澀味;
4)將泡好后艾葉用力擠壓水分,然后剁碎搗爛;
5)將剁碎搗爛好的艾葉放入干凈鍋中用中火炒約8分鐘,聞到香味即可;
6)先用開水兌入150克糯米粉,使之成為熟粉漿,再加入炒好的艾葉,然后加入粘米粉200克,撒上5克茴香粉和少量白糖,用手反復揉和并邊揉和邊撒入剩下的250克糯米粉,最后揉和成面團,將所述面團分成25小塊并捏成小碗形料坯;因茴香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加入茴香粉一是增加或調節(jié)艾糍粑的香味,二是能消除吃艾糍粑時容易引起的膩滯;
7)將40克花生和40克芝麻炒香研碎后和20克白糖混合成餡料,將所述餡料分成20份分別包入每一個所述的小碗形料坯中;然后封口,整成圓球狀,再稍稍壓扁一點,放在一張柚子葉上,環(huán)狀碼放在蒸籠里;在艾糍粑底面抹點油是為了吃艾糍粑時容易將糍粑與柚子葉分開;放上柚子葉是一種風俗,同時也是對艾糍粑采用綠色的包裝,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艾糍粑的清香味;
8)將蒸籠放入蒸鍋里,水開之后,蒸18分鐘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寶蓮;,未經潘寶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601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自流式連續(xù)蒸粉機
- 下一篇:一種裙帶菜餃子食品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