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涮青紅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49206.8 | 申請日: | 2014-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60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定地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涮青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鮮葉攤放:在茶樹芽葉出現木質化之前采摘的鮮葉,鮮葉要求嫩度好、凈度高、完整新鮮;將采摘的鮮茶樹葉攤青在攤涼席;
b.涮青:鮮葉經過攤放后,在涮青鍋中涮青鍋內涮青,涮青葉起鍋后在攤涼席上進行風涼,風涼至涮青葉表無水滴附著,手握成團,松手時葉子不易彈散,嫩莖梗折而不斷;
c.揉捻:揉捻是將涮青葉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旋轉運動,使涮青茶葉細胞組織破損,溢出茶汁,緊卷條索的過程;細胞破壞手摸有濕潤粘手感覺;用烘干機烘至含水量降至65%,然后下機攤涼;
d.發酵:將揉捻后的涮青茶放入發酵室內發酵;葉色變為黃紅色,青氣消失香氣顯露;
e.烘干:采用2次烘干法,毛火烘干要求“高溫、薄攤、快干”,足火烘干要求“低溫、厚攤、慢烘”;毛火與足火之間攤晾30min,充分干燥;
f.揀剔:采用手工揀剔,除去粗老畸形的茶條、茶梗;
g.焙香:揀選分級后用炭火焙籠焙香,烘到手捻茶葉成粉即下焙攤涼后包裝。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涮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鮮葉攤放:在茶樹芽葉出現木質化之前采摘的鮮葉,鮮葉要求嫩度好、凈度高、完整新鮮;將采摘的鮮茶樹葉攤青在攤涼席上進行,溫度為室內常溫,攤青度為:鮮葉失去光澤,青草氣消失,葉質變軟;
b.涮青:鮮葉經過攤放后,在涮青鍋中涮青鍋內涮青,投放鮮葉,鮮葉投葉量為鍋內水重量的10%,涮青時間為50-60s;涮青適度后及時起鍋,待濾網內涮青葉滴水緩慢時及時風涼;涮青葉起鍋后在攤涼席上進行風涼,并用風扇或鼓風機吹風,風涼至茶樹葉降溫至室內常溫,涮青葉表無水滴附著,手握成團,松手時葉子不易彈散,嫩莖梗折而不斷;青草氣部分消失,略顯清香;用烘干機在溫度70-80℃,烘至含水量降至40%,然后下機攤涼;
c.揉捻:揉捻是將涮青葉在一定的壓力下進行旋轉運動,使涮青茶葉細胞組織破損,溢出茶汁,緊卷條索的過程;是形成涮青緊細外形的重要環節;采用間歇揉捻的方式進行,以加劇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在揉捻時即得到初步的發酵,同時讓葉片水分重新分布以保證外形的完整,按照輕—重—輕的加壓原則加壓,在達到標準后出揉桶;揉捻均勻,葉汁粘附葉面,手摸有濕潤粘手感覺;
d.發酵:將揉捻后的涮青茶放入清潔衛生,無異味,通風,避免陽光直射的發酵室內;采用噴汽增濕使發酵室空氣濕度保持95%以上,發酵時間4h,葉色變為黃紅色,青氣消失香氣顯露;
e.烘干:采用2次烘干法,毛火烘干要求“高溫、薄攤、快干”,足火烘干要求“低溫、厚攤、慢烘”;毛火烘干時間和足火烘干時間均為30min,充分干燥;散發青氣、發展香氣,以茶條手折梗即斷即可;
f.揀剔:足烘葉下機攤晾,采用手工揀剔,除去粗老畸形的茶條、茶梗,做到涮青茶中的梗、片、雜物清,茶末割凈;
g.焙香:揀選分級后用炭火焙籠焙香,焙籠烘面溫度70℃慢烘約120min,每10min翻拌1次,手捻茶葉成粉即下焙攤涼后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定地,未經吳定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920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LED顯示屏邊框
- 下一篇:一種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