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作業車輛搭載用的發動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41856.8 | 申請日: | 201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22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石倉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洋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2B67/00 | 分類號: | F02B67/00;F02B75/10;F02B37/00;B60K5/00;A01D41/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鳴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作業 車輛 搭載 發動機 裝置 | ||
本申請是國際申請號為PCT/JP2010/052453、國際申請日為2010年2月18日、國家申請號為201080012105.9、發明名稱為“發動機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申請的發明涉及例如用于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或者叉式起重車這樣的工程車輛的發動機裝置。
背景技術
進來,伴隨著與柴油發動機相關的高的排氣限制的應用,迫切需要在裝配柴油發動機的農業工作機或建筑機械等上裝載凈化處理排氣中的大氣污染物質的排氣凈化裝置。作為排氣凈化裝置,已知有DPF(柴油機排氣煙塵過濾器)及NOx催化劑等(參照專利文獻1~3)。另外,作為排氣的對策,已知有通過配備使排氣的一部分回流到進氣側的EGR裝置(排氣再循環裝置),降低燃燒溫度,減少排氣中的NOx(氮氧化物)的量的技術(參照專利文獻4)。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0-14543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3-279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8-8220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0-28296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不過,在作為排氣凈化裝置的一個例子的DPF中,由于常年使用,排氣中的油煙(積炭)堆積到積炭過濾器上,所以,在柴油發動機的驅動時,燃燒除去油煙,使積炭過濾器再生。如眾所周知的那樣,由于積炭過濾器的再生動作,當排氣溫度在規定溫度(例如300℃的程度)以上時開始,所以,希望通過DPF的排氣溫度在規定溫度以上。因此,過去,要求將DPF配置在排氣溫度高位置,即,配置在柴油發動機本身上或者其附近。
柴油發動機的裝配空間因作為裝配對象的工程車輛(農業工作機或建筑機械等)的不同而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近年來,由于輕量化、緊湊化的要求,裝配空間大多受到制約(狹小)。因此,在柴油發動機本身或者在其附近配置DPF時,根據進排氣效率及部件數目等,有必要將DPF緊湊地布局。另外,作為柴油發動機的進排氣系統的部件,除前面所述的DPF之外,例如,還有EGR裝置或渦輪增壓器、排氣節流裝置等,從綜合的觀點來看,要求有效地并且緊湊地配置包含上述部件的進排氣系統部件。
本申請的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做出的,以考慮到進排氣系統部件的性能且高效率并且緊湊地將進排氣系統部件配置在柴油發動機的周圍作為技術課題。
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申請的方案1所述的發明是一種發動機裝置,所述發動機裝置配備有具有進氣歧管及排氣歧管的發動機、以及將來自于前述排氣歧管的排氣凈化的排氣凈化裝置,其中,在前述發動機的氣缸蓋上配備有支承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的支承腳體,一方面,將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經由前述支承腳體連接到前述氣缸蓋上,另一方面,將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的一端側連接到前述排氣歧管上。
本申請的方案2所述的發明,在方案1所述的發動機裝置中,將增壓器配置在前述排氣歧管的上面側,一方面,將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的中央部經由前述支承腳體連接到前述氣缸蓋上,另一方面,將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的一端側經由前述發動機的增壓器連接到前述排氣歧管上,再一方面,將前述支承腳體設置在前述氣缸蓋的位于前述發動機的飛輪的上方的一側,將前述排氣凈化裝置配置在前述飛輪的上方。
本申請的方案3所述的發明,在方案2所述的發動機裝置中,在配備有將從前述排氣歧管回流到前述進氣歧管的EGR氣體冷卻的EGR冷卻器的結構中,將前述EGR冷卻器配置在前述排氣歧管的下方側。
本申請的方案4所述的發明,在方案1所述的發動機裝置中,使前述排氣凈化裝置在與前述發動機的輸出軸正交的方向上延長地形成,配備有支承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的支承腳體,將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的長度方向中央部經由前述支承腳體連接到前述氣缸蓋上。
本申請的方案5所述的發明,在方案1所述的發動機裝置中,在配備有使來自于前述排氣歧管的排氣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回流到前述進氣歧管中的EGR裝置的結構中,使前述排氣凈化裝置經由支承腳體連接到前述氣缸蓋上,在前述支承腳體上配備有EGR中繼路徑,所述EGR中繼路徑構成將前述排氣歧管和前述進氣歧管連接起來的回流管路的一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洋馬株式會社,未經洋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18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