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止篡改集成電路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38294.1 | 申請日: | 2014-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171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M·阿羅拉;P·巴拉加瓦;R·布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恩智浦美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76 | 分類號: | G06F21/7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郭思宇 |
| 地址: | 美國得***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止 篡改 集成電路 系統 | ||
用于生成表示篡改集成電路(IC)的一個或多個電路的篡改檢測信號的系統,包括篡改檢測模塊,以及被連接到所述篡改檢測模塊并且被布置成線圈配置以形成線網的導線對。所述線網被放置在距電路預定距離處。所述篡改檢測模塊生成并向導線對提供串行位流以檢測通過外部探針對所述線網的破壞。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集成電路,更具體地說,涉及用于防止對集成電路的篡改的系統。
背景技術
集成電路(IC),例如在機頂盒、發動機控制單元(ECU)和加密系統中使用的,通常存儲敏感信息,包括個人資料、金融交易授權碼、安全密碼和安全會話密鑰,因而很容易受到黑客的非法訪問。一種被黑客用于訪問位于IC中的信息的已知技術是微探測。微探測涉及通過將細尖探針直接落在IC感興趣的點上、或落在感興趣的點所連接的IC的區域以形成與IC的電接觸。探針是由微操縱器保持的,其中該操縱器被黑客控制以精確地將探針落在IC上。
為了保護IC免于微探測,靜態線網被設計放置在靠近IC的地方。圖1A是傳統靜態線網系統100的示意方框圖。靜態線網系統100包括傳統篡改檢測模塊102、靜態線網104以及第一和第二組導線106和108。第一組導線106包括第一導線段110而第二組導線108包括第二導線段112。
第一組導線106被連接到電壓源(VDD)和篡改檢測模塊102的低活性篡改線,而第二組導線108被連接到接地端(GND)和篡改檢測模塊102的高活性篡改線。與第一和第二組導線106和108相關聯的導線段,也就是,第一和第二導線段110和112,被放置在交替模式以形成靜態線網104,其中該靜態線網保護了IC(未顯示)免于通過探測的未授權訪問。導線段110、112被放置,以便任何兩個相鄰導線段位于不同的電位并且相鄰導線段之間的間距足夠小以防止探針(未顯示)穿透靜態線網104,而不與任何導線段接觸。探針與任何導線段的接觸導致相應的篡改線,即,高與低活性篡改線,被激活,這反過來又引發了擦除了IC中的敏感信息的自擦除序列。
圖1B是靜態線網系統100被修改以進行微探測之后的示意方框圖。除了被描繪為圖1A的一部分的元件,靜態線網系統100包括第一至第四導線連接器114a-114d。圖1B還顯示了穿過線網系統100的微探針116。
與第一組導線106相關聯的導線段通過使用第一和第三導線連接器114a和114c被短路而與第二組導線108相關聯的導線段通過使用第二和第四線的連接器114b和114d被短路。在第一和第三導線連接器114a和114c之間以及第二和第四導線連接器114b和114d之間的導線長度被切斷以形成對于微探針116的侵入來說是足夠大的空隙。由于導線段被短路,傳統篡改檢測模塊102未檢測到導線段的切割,并且因此未檢測到微探針116的侵入。
雖然靜態線網在阻撓直接微探測的嘗試方面是有效的,用于檢測侵入的靜電電壓使得靜態線網容易被切斷并且被容易地繞過。而且,由于導線段位于恒定電位,黑客具有時間進行短路并切割導線段,而沒有激活篡改線和引發自擦除序列。
因此,具有不使用被容易地繞過的靜電電壓進行微探針檢測、并且克服了傳統靜態線網的上述局限性的線網將是有利的。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以下詳細說明書會有更好的理解。本發明通過舉例的方式說明并沒有被附圖所限制,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類似的元件。
圖1A是傳統靜態線網系統的示意方框圖;
圖1B是所述傳統靜態線網系統被修改以使能微探測的示意方框圖;以及
圖2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是用于生成篡改檢測信號的系統的示意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的詳細說明書旨在作為本發明當前優選實施例的說明書,而并非旨在表示本發明在其中被實施的唯一形式。應了解,相同或等價功能或可由旨在包括在本發明精神和范圍內的不同實施例來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恩智浦美國有限公司,未經恩智浦美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82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房布置變動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組學數據的藥物再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