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薯尖全發酵配方紅茶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11627.1 | 申請日: | 2014-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8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市木蘭湖綠島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22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薯尖全 發酵 配方 紅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制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利用茶葉和薯尖進行聯合全發酵制備的配方紅茶。
背景技術
在我國茶葉一般分為六種:(1)綠茶是一種不經發酵制成的茶。因其葉片及湯呈綠色,故名。(2)紅茶是一種經過發酵制成的茶。因其葉片及湯呈紅色,故名。(3)花茶是成品綠茶之一。將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4)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茶,特征是葉片中心為綠色,邊緣為紅色,俗稱綠葉紅鑲邊。一般以產地的茶樹命名,如鐵觀音、大紅袍、烏龍、水仙、單樅等。它有紅茶的醇厚,而又比一般紅茶澀味濃烈;有綠茶的清爽,其香氣濃烈持久,飲后留香,并具提神、消食、止痢、解暑、醒酒等功效。(5)白茶是一種不經發酵,亦不經揉捻的茶。具有天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類,故名白茶。(6)磚茶屬緊壓茶。用綠茶、花茶、老青茶等原料茶經蒸制后放入磚形模具壓制而成。
紅茶是經過發酵烘制而成的,發酵時茶葉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變成紅色氧化物,成為紅茶。紅茶品性溫和,味道醇厚,除含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外,還富含微量元素鉀,當沖泡后70%的鉀可溶于茶水內。鉀有增強心臟血液循環的作用,并能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因紅茶中所含的錳是骨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而常喝紅茶對骨骼強健也有益處。
綠茶就是采摘的茶葉直接壓制的,泡出來的茶水呈黃綠色,性冷,易傷胃。紅茶是將壓制好的生茶經過發酵而成,茶水呈酒紅色,性溫,有養胃的功能,特別適合冬天易手腳冰冷的女性飲用。秋冬季節喝紅茶養胃,不少喜歡喝清淡綠茶的人都不愿嘗試味道厚重的紅茶,覺得它的澀味過重,似乎少了茶的輕逸之感。為了消除這種澀味,人們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也有采用加入一些三七、陳皮、百靈菇、橘子皮等輔料去除澀味的。
紅薯葉,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味甘澀,性微涼。
研究發現,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癥等保健功能。經常食用紅薯葉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
測試表明,每百克鮮紅薯葉含蛋白質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礦物質鉀16毫克、鐵2.3毫克、磷34毫克、胡蘿卜素6.42毫克、維生素C0.32毫克。將其與常見的蔬菜比較,礦物質與維生素的含量均屬上乘,胡蘿卜素含量甚至高過胡蘿卜。因此,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將紅薯葉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稱其為“蔬菜皇后”。
由于紅茶和紅薯葉均有一種過重的澀味,因此,在制茶行業存在著不能將二者混合制茶的偏見,人們偏見地認為若將茶葉和薯尖配制在一起制作紅茶,澀味會更濃,會進一步影響紅茶的品質,并影響一部分害怕澀味的人們的飲用習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制茶的行業的偏見,而提供一種茶葉薯尖全發酵配方紅茶,這種配方紅茶無澀味,且保健功效更好。本發明配方紅茶湯色紅濃、清亮,味道醇厚回甘,無澀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茶葉薯尖全發酵配方紅茶,其特征在于它由茶葉和紅薯尖組成,所述茶葉的用量為3-8.5重量份,紅薯尖的用量為1.5-7重量份,總量為10重量份;
所述的配方紅茶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備:
(1)萎凋:即將茶葉和紅薯尖混合后薄攤在室內或室外弱陽光條件下,擱放使其水份含量至12-15%,存放在通風的自然環境下備用;
(2)揉捻:即將步驟(1)中的茶葉和紅薯尖混合物反復揉捻,在揉捻過程中成形并增進色香味濃度,使葉細胞被破壞,使其進行必要的氧化,利于發酵的順利進行。
(3)發酵:將步驟(2)中的通過發酵機進行發酵,至嫩葉色澤紅勻,青草氣消失,具有熟果香為上。
(4)干燥:即將步驟(3)中發酵好的茶坯,采用80-120℃烘焙,迅速蒸發水分,達到保質干度。
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茶葉的用量為5-7重量份,紅薯尖的用量為3-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茶葉的用量為8.5重量份,紅薯尖的用量為1.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茶葉的用量為6重量份,紅薯尖的用量為4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茶葉的用量為5重量份,紅薯尖的用量為5重量份。
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茶葉的用量為3重量份,紅薯尖的用量為7重量份。
本發明茶葉薯尖全發酵配方紅茶中的紅薯尖是指一種菜用紅薯的葉尖,這種菜用紅薯只長葉,不長紅薯,這種菜用紅薯在南方被廣泛種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市木蘭湖綠島茶業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市木蘭湖綠島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116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酸棗桂圓茶
- 下一篇:增進初期穩定性的用于牙科的種植體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