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的專用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06803.2 | 申請日: | 2014-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49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杜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朔州市新科技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69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鈴薯 專用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專用肥,特別是涉及一種馬玲薯的專用肥。
背景技術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很高,深受人們的喜愛,馬鈴薯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還好,最接近動物蛋白,而且含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一般糧食所不可比的,還是富含鉀、鋅、鐵的食物。所含的鉀可預防腦血管破裂。它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均為蘋果的10倍,維生素B1、B2、鐵和磷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從營養角度看,它的營養價值相當于蘋果的3.5倍;利于減肥馬鈴薯同大米相比,所產生的熱量較低,并且只含有0.1%的脂肪。如果把它作為主食,每日堅持有餐只吃馬鈴薯,對減去多余脂肪會很有效;防中風每周平均吃上五至六個馬鈴薯,患中風的危險性可減少40%,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和胃健脾馬鈴薯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馬鈴薯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無刺激作用,有解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馬鈴薯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但是鹽堿地對馬鈴薯的出苗、生長以及產量均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我國鹽堿地中國鹽堿土的分布比較廣,我們認為中國鹽堿土的面積約一億公頃,相當于中國十八億畝的耕地面積,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潛力。其中,濱海鹽堿地是我國重要的鹽堿地土地類型,現有一萬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線,分布位置比較廣,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產品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馬鈴薯專用肥,解決上述產品存在的我國鹽堿地中國鹽堿土的分布比較廣,我們認為中國鹽堿土的面積約一億公頃,相當于中國十八億畝的耕地面積,可以了解到它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潛力。其中,濱海鹽堿地是我國重要的鹽堿地土地類型,現有一萬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線,分布位置比較廣,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等問題。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馬鈴薯的專用肥,包括有機質5%,無機質4096,氮、磷、鉀的比例為13∶13∶14,內有鈣、鎂、硫中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加工時硫酸經加熱器加熱計量后進入反應槽一區,同時氯化鉀通過圓盤給料機至螺旋輸送機進入反應槽一區。濃硫酸和氯化鉀在一區反應一段時間后從底流孔流至二區進一步反應,生成硫酸氫鉀料漿溢流至小混酸槽,與來自磷酸庫的磷酸配制成混酸。混酸與氣氨緩沖罐的氣氨經計量后在管式反應器內進行中和反應,反應生成含多種成份溫度在110℃左右的復合肥料漿進入中和槽,反應熱蒸發料漿中的水分在中和槽分離抽入尾洗工序。料漿由中和槽溢流至尿素溶解槽(溶解尿素提高氮含量至要求值),再溢流至噴漿槽,由噴漿泵打入噴槍,經壓縮空氣霧化后進入造粒機,噴涂在造粒段抄板揚起的肥料料幕上,涂在肥料顆粒的表面進行涂布成粒(涂布成粒的同時也有自成粒和粘結成粒。自成粒形成造粒所需的細返料,粘結成粒量很少)。肥料顆粒同時被熱風爐來的熱風干燥,后在造粒機的干燥段內被熱風進一步干燥。干燥后的肥料從機尾出來進入成品斗提機經篩分變成成品。造粒機尾出來的含塵、含氨尾氣進入尾氣洗滌系統。硫酸與氯化鉀反應生的氯化氫氣體抽入氯化氫吸收生成鹽酸。工藝流程為:一配料:根據配料通知單要求,將磷酸一銨、尿素、氯化銨、氯化鉀等原料〈其粒度<20mm〉準確計量,并按時、按量投入拌和機中,攪拌均勻后經1#計量皮帶送往鏈磨機中,連同振動篩過來的粗粒一并進行破碎,達到一定粒度要求,滿足造粒成粒的需要。二造粒:將進入造粒機的物料加蒸汽、水,加酸通氨中和進行氨酸造粒,制得養分合格、外觀合格的復合肥料。三干燥:將造粒送來的物料,在干燥機內通過熱空氣將物料加熱,蒸發水份,達到產品的水分要求,經一次冷卻機送往篩分崗位。四篩分:將干燥的物料,通過一次冷卻經粗粒篩、成品篩分粒,大于4.75mm的粒子經粗粒篩送往粉碎崗位破碎,小于1mm的細粒由成品篩送往造粒機作為造粒母粒,1~4.75mm粒子經二次冷卻后進行包裝。五配酸:將濃硫酸加水稀釋成稀硫酸,為氨酸造粒提供合格稀酸。六尾吸:將造粒窯含塵的尾氣經過凈化處理,使排放的尾氣符合國家環保標準。七氨站:負責將液氨罐內的液氨卸入液氨貯槽中。氨貯槽內液氨經電磁流量計計量后送造粒崗位。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一種馬鈴薯專用肥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和土壤改良需要,將肥料的有效配比最大限度發揮功能,改良土壤,增加產量,而且可延長儲存時間,防止腐爛、黑斑等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馬鈴薯的專用肥,包括有機質5%,無機質40%,氮、磷、鉀的比例為13∶13∶14,內有鈣、鎂、硫中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加工時硫酸經加熱器加熱計量后進入反應槽一區,同時氯化鉀通過圓盤給料機至螺旋輸送機進入反應槽一區。濃硫酸和氯化鉀在一區反應一段時間后從底流孔流至二區進一步反應,生成硫酸氫鉀料漿溢流至小混酸槽,與來自磷酸庫的磷酸配制成混酸。混酸與氣氨緩沖罐的氣氨經計量后在管式反應器內進行中和反應,反應生成含多種成份溫度在110℃左右的復合肥料漿進入中和槽,反應熱蒸發料漿中的水分在中和槽分離抽入尾洗工序。料漿由中和槽溢流至尿素溶解槽(溶解尿素提高氮含量至要求值),再溢流至噴漿槽,由噴漿泵打入噴槍,經壓縮空氣霧化后進入造粒機,噴涂在造粒段抄板揚起的肥料料幕上,涂在肥料顆粒的表面進行涂布成粒(涂布成粒的同時也有自成粒和粘結成粒。自成粒形成造粒所需的細返料,粘結成粒量很少)。肥料顆粒同時被熱風爐來的熱風干燥,后在造粒機的干燥段內被熱風進一步干燥。干燥后的肥料從機尾出來進入成品斗提機經篩分變成成品。造粒機尾出來的含塵、含氨尾氣進入尾氣洗滌系統。硫酸與氯化鉀反應生的氯化氫氣體抽入氯化氫吸收生成鹽酸。工藝流程為:一配料:根據配料通知單要求,將磷酸一銨、尿素、氯化銨、氯化鉀等原料〈其粒度<20mm〉準確計量,并按時、按量投入拌和機中,攪拌均勻后經1#計量皮帶送往鏈磨機中,連同振動篩過來的粗粒一并進行破碎,達到一定粒度要求,滿足造粒成粒的需要。二造粒:將進入造粒機的物料加蒸汽、水,加酸通氨中和進行氨酸造粒,制得養分合格、外觀合格的復合肥料。三干燥:將造粒送來的物料,在干燥機內通過熱空氣將物料加熱,蒸發水份,達到產品的水分要求,經一次冷卻機送往篩分崗位。四篩分:將干燥的物料,通過一次冷卻經粗粒篩、成品篩分粒,大于4.75mm的粒子經粗粒篩送往粉碎崗位破碎,小于1mm的細粒由成品篩送往造粒機作為造粒母粒,1~4.75mm粒子經二次冷卻后進行包裝。五配酸:將濃硫酸加水稀釋成稀硫酸,為氨酸造粒提供合格稀酸。六尾吸:將造粒窯含塵的尾氣經過凈化處理,使排放的尾氣符合國家環保標準。七氨站:負責將液氨罐內的液氨卸入液氨貯槽中。氨貯槽內液氨經電磁流量計計量后送造粒崗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朔州市新科技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朔州市新科技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068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按摩床的光波浴房
- 下一篇:陰道給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