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建筑內外角模板的SMC模壓成型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189250.4 | 申請日: | 2014-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8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永剛;吳冬生;陳智明;蔡秋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3/02 | 分類號: | B29C4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qū)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連梅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南平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外角 模板 smc 模壓 成型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內外角模板的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早期使用的竹、木或鋼模板,因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及重量過大或不耐腐蝕等原因幾乎被淘汰,現(xiàn)有建筑模板以塑料建筑模板較為常見。但目前的塑料建筑模板使用的材料較為單一,基本為純塑料,且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藝,性能方面較竹、木模板沒有顯著的提高。
另外,目前SMC(Sheet?molding?compound的縮寫,即片狀模塑料)模壓成型工藝主要是應用在車防風罩、內門飾板及代替金屬的結構件,暫無利用SMC模壓建筑模板的應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內外角模板的SMC模壓成型工藝,可以提高制品的表觀質量與力學性能,可以重復使用,并且輕量化、耐老化、以及模板之間拼接簡易,效率高,單次使用成本低。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建筑內外角模板的SMC模壓成型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將SMC材料根據(jù)內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裁剪成一定尺寸與重量的片材;其中,所述SMC材料是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基礎的片狀成型復合材;
步驟20、按加料要求將裁剪好的SMC材料往內外角模板模具內加料;加料要求是:加料位置在模腔中部,確保成型時料流同時到達模具成型內腔各端部,多層片材疊合將料塊按上小下大呈寶塔形疊置且不分開加料;加料的高度取決于制品的厚度或重量;
步驟30、內外角模板模具內的SMC材料在一定的壓力與溫度下進行模壓成型;工藝參數(shù)要求:
(1)、壓制速度分段設定,第一段為80-120mm/s,第二段為20-40mm/s,第三段為3-7mm/s,第四段為1-3mm/s,開合模的速度調節(jié)到2-5mm/s;
(2)、加壓時間為15-20s,保壓壓力為8-12MPa,保壓時間為180-300s;
(3)、上模溫度為130-160℃,模溫度為130-160℃;
步驟40、開模取制品。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0中,SMC材料的參數(shù)如下:定向玻纖占SMC材料總質量的25-35%,材料的成型溫度為120-170℃,成型壓力80-140bar,密度為1.75-1.95g/cm3,收縮為≤0.15%,成型后收縮0,線膨脹系數(shù)1.0×10-6-1.4×10-6m/m.k,熱變形溫度>200℃,玻璃化溫度150-180℃,長期使用溫度150-185℃,楊氏模量11-14GPa,拉伸強度95-105MPa,彎曲強度200-240MPa,彎曲模量11-14Gpa,沖擊強度≥60KJ/m2,氧指數(shù)25-30%,吸水率<0.5。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0中的內外角模板模具要求是:A級表面產品模具成型腔表面光潔度應在10以上并應鍍硬鉻,模具表面滲氮,硬化層深而均勻,使用壽命達20萬次以上,并且要求合模高度不小于300mm。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0中的內外角模板模具的內表面涂有石蠟。所述內外角模板模具的內表面的石蠟密度為0.8-0.9g/cm3。
進一步的,當模壓成型的內角模板尺寸為100mm×600mm×100mm時,所述內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為102mm×603mm×102mm,所述SMC材料的裁剪尺寸為:長度550-600mm,寬度90-100mm,重量1.05-1.23kg。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與現(xiàn)有的木模板、鋼模板等建筑模板相比,本發(fā)明方法所得的建筑模板制品,可以重復使用,并且輕量化、耐老化、以及模板之間拼接簡易,效率高,單次使用成本低。而與現(xiàn)有的塑料模板相比,本發(fā)明的成型方法采用SMC材料和較好的工藝參數(shù),可以提高制品的表觀質量與力學性能,有效提高模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工藝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工藝制得的建筑內角模板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工藝制得的建筑外角模板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建筑內外角模板的SMC模壓成型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將SMC材料根據(jù)內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裁剪成一定尺寸與重量的片材,所述SMC材料是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基礎并添加定向玻纖為輔料的片狀成型復合材,裁剪尺寸為:長度550-600mm,寬度90-100mm,重量1.05-1.23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892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圓弧石材拋光機
- 下一篇:一種新型米老鼠搪膠玩具模具及其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