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甘薯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89095.6 | 申請日: | 2014-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790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木泰華;趙仕婷;張苗;孫紅男;陳井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39 | 分類號: | A61K36/39;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薯 提取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制備甘薯提取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原料預處理:將甘薯洗凈、瀝干、切片、干燥后粉碎,得甘薯粉;
2)甘薯粗提物的提取:以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液為提取劑對所述甘薯粉進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并除去所述提取液中的提取劑得到甘薯粗提物;
3)甘薯粗提物的初步分離:對步驟2)中所制得的甘薯粗提物進行固相萃取分離,得到初步純化的甘薯粗提物;
所述固相萃取分離的步驟為:將所述甘薯粗提物加入固相萃取柱中,依次以氯仿、丙酮為洗脫劑進行洗脫,收集丙酮洗脫組分,并除去其中所含的溶劑,得到所述初步純化的甘薯粗提物;
4)甘薯提取物的制備:將步驟3)中所得到的初步純化的甘薯粗提物溶于甲醇中,得到甲醇溶液,將所述甲醇溶液通過以大孔吸附樹脂為吸附劑的層析柱進行吸附層析,得到甘薯提取物;
所述吸附層析中依次采用水、體積分數為20%-40%的乙醇溶液、體積分數為50%-60%的乙醇溶液、體積分數為70%-80%的乙醇溶液對層析柱進行洗脫,收集體積分數為70%-80%的乙醇溶液的洗脫組分,并除去其中所含的溶劑,得到所述甘薯提取物;
所述步驟2)中,所述提取劑中氯仿和甲醇的體積比為1:1-3:1;
所述步驟2)中,所述提取的方法為浸提法;
所述浸提至少進行一次;每次浸提的溫度為-4--20℃,時間為12-48小時;
所述步驟3)中,所述固相萃取柱為硅膠柱;每種洗脫劑的用量均為3倍柱體積;
所述步驟4)中,所述大孔樹脂的型號為D4020;
所述吸附層析中,所述水的用量為所述層析柱柱體積的2-5倍;
所述體積分數為20%-40%的乙醇溶液、體積分數為50%-60%的乙醇溶液和體積分數為70%-80%的乙醇溶液的用量均為所述層析柱柱體積的3-5倍;
所述洗脫的流速為0.5-2.0mL/min。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甘薯為徐薯18;
所述干燥的方式為熱風干燥或冷凍干燥;
所述粉碎后所得甘薯粉的粒徑為80-100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方式為冷凍干燥;
所述冷凍干燥在真空冷凍干燥機中進行;所述冷凍干燥的條件如下:真空度為50-100Pa,溫度為-60--70℃,時間為36-60小時;
所述冷凍干燥前還包括在-20℃--40℃冰箱里預凍24h-36h的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每次浸提時,所述甘薯粉與提取劑的配比為1g:(2-5)mL。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提進行2-5次;每次浸提的時間為24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固相萃取分離之前,還包括:將所述甘薯粗提物溶于氯仿和甲醇混合液中,制備甘薯粗提物溶液的步驟;
所述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中,氯仿和甲醇的體積比為1:1-3:1;
所述甘薯粗提物與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的配比為1g:(1-5)mL。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甲醇溶液中初步純化的甘薯粗提物與甲醇的配比為1g:10mL。
8.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甘薯提取物。
9.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甘薯提取物在制備下述產品中的應用:1)真核生物腫瘤細胞增殖抑制劑;2)真核生物腫瘤細胞粘附抑制劑;3)真核生物腫瘤細胞遷移抑制劑;4)預防和/或治療腫瘤藥物;所述真核生物為哺乳動物;所述腫瘤細胞為癌細胞;所述腫瘤為癌;所述癌細胞為乳腺癌細胞或結腸癌細胞;所述癌為乳腺癌或結腸癌。
10.一種產品,其活性成分為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甘薯提取物;
其中,所述產品為:1)真核生物腫瘤細胞增殖抑制劑;2)真核生物腫瘤細胞粘附抑制劑;3)真核生物腫瘤細胞遷移抑制劑;4)預防和/或治療腫瘤藥物;所述真核生物為哺乳動物;所述腫瘤細胞為癌細胞;所述腫瘤為癌;所述癌細胞為乳腺癌細胞或結腸癌細胞;所述癌為乳腺癌或結腸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8909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