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態靜電放電鉗位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84890.6 | 申請日: | 2014-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987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光;程惠娟;李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9/02 | 分類號: | H02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20120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態 靜電 放電 電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態ESD鉗位電路,包括:一個VCC電壓電源8;一個VSS接地電源9;一個用于ESD檢測的柵極耦合晶體管3;連接在VCC電壓電源8和柵極耦合晶體管3的柵極之間的耦合電容器1;連接在柵極耦合晶體管3和VSS接地電源9的柵極之間的一系列電阻2;鉗位晶體管7,為多叉指結構,連接在VCC電壓電源8和VSS接地電源9之間;反相器4,連接在柵極耦合晶體管3的漏極和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之間,在ESD事件發生時,觸發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與漏極端子耦合;反饋晶體管5,連接在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與柵極耦合晶體管3的漏極之間;連接在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和VSS接地電源9的柵極之間的電阻6。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靜電防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動態靜電放電鉗位電路。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制造業工藝的快速發展,超薄柵氧化層和薄電介質的器件增多,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逐漸成為芯片故障的主要因素。因此,對于亞微米及以下器件電路結構的模塊,芯片內部ESD二級保護電路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較大的模擬電路模塊,由于電源域間大量的緩沖晶體管具有分擔ESD電流的能力,相對于每一個晶體管而言所承受的ESD電流會降低,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但是對于小電源模塊,自身沒有大量的晶體管來分散ESD電流,故很容易造成損害,這種模塊完全依賴內部的ESD保護電路去吸收ESD電流,即使ESD的余留下的尾波都有可能對這個模塊中的微小模塊造成嚴重的損傷。現有的內部ESD保護電路由于時間參數不夠難以做到充分保護,增加ESD電流吸收時間參數將是很重要的改進。
在相關技術中,ESD保護電路鉗位在電源和地之間。它保護半導體芯片中的核心電路。ESD保護電路是用于驅動一個N溝道鉗位晶體管的柵極的動態電路。當其柵極被ESD事件期間驅動到高位時鉗位晶體管將電流從電源分流到地。分壓器產生驅動第一反相器的感應電壓。檢測電壓通常比第一反相器的開關閾值低得多。當ESD電壓到達尖峰時,檢測電壓上升,高于開關閾值,切換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一串反相器被第一反相器驅動,而最后一個反相器驅動鉗位晶體管的柵極。當鉗位晶體管開啟時,一個延伸的n溝道晶體管驅動該最后一個反相器輸入到低位,從而延長放電時間。一個滯后p溝道晶體管驅動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為高電平,延遲鉗位晶體管的導通。從而增加觸發保護電路所需的電壓。
在目前的電接地的ESD鉗位電路中,通過R-C(電阻-電容)電路來檢測ESD事件,通過調大節R-C參數可以優化導通時間參數,因此,如果要增加時間常數則需要增加電阻和電容的參數,從而增加了電路的面積,而且過大的電阻和電容參數也會導致電路工作上電時的電源到地的ESD鉗位電路產生大峰值的電流泄漏;另外,相關技術的ESD鉗位電路結構存在局限性,導致性能很難提高。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動態ESD鉗位電路,以至少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動態靜電放電(ESD)鉗位電路,包括:一個VCC電壓電源8;一個VSS接地電源9;一個用于ESD檢測的柵極耦合晶體管3;連接在VCC電壓電源8和柵極耦合晶體管3的柵極之間的耦合電容器1;連接在柵極耦合晶體管3和VSS接地電源9的柵極之間的一系列電阻2;鉗位晶體管7,為多叉指結構,連接在VCC電壓電源8和VSS接地電源9之間,用于在柵極電壓的控制下導通與VSS接地電源9之間的通路以泄放ESD電流;反相器4,連接在柵極耦合晶體管3的漏極和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之間,在ESD事件發生時,觸發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與漏極端子耦合;反饋晶體管5,連接在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與柵極耦合晶體管3的漏極之間,在VCC電壓電源8開啟時導通VCC電壓電源8到反相器4的輸入極之間的電路連接;連接在鉗位晶體管7的柵極和VSS接地電源9的柵極之間的電阻6。
通過本發明,采用比RC檢測電路更為簡單和敏感的柵極耦合晶體管來檢測ESD事件,通過柵極耦合可以均勻地導通電路,并且,能夠快速地響應,從而可以在超薄柵氧化層和薄電介質應用的微型設備上實現更好的ESD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848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