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鋁合金陽極氧化線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56115.X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52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熊晨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三水雄鷹鋁表面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11/04 | 分類號: | C25D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黃冠華 |
| 地址: | 528131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白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合金 陽極 氧化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針對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陽極氧化線的處理工藝及其工藝配置。
背景技術
現行的鋁合金陽極氧化線,大部分鋁材廠已沿用了100多年。全線共有19個槽位,其中6個功能槽,每個功能槽配置兩個獨立的流動水洗槽,還另配有一個流動水洗待料槽,合計13個流動水洗槽。整條氧化線依據該傳統的工藝配置共設有6個進水口,6個排水口,每個進水口(排水口)耗水近5噸/噸材,合計耗水近30噸/噸材。這種配置具有水耗高,環境污染大,其槽位布置如圖1所示,6個功能槽的功能如下:
1.除油槽。除油的目的是除去自然氧化膜、指紋及與油脂粘在一起的污物,以保障鋁材表面能均勻腐蝕。除油不好,堿蝕就不均勻,氧化著色后存在花斑、表面不均勻等瑕疵。國內一般采用氧化廢酸除油,有時加入少量氟化物、陽離子或兩性表面活性劑來提高除油效率。現行除油槽存在如下不足:
⑴對存放時間長的鋁材,除油不好,自然氧化膜不能脫干凈,堿蝕不均勻,鋁材表面出現不同光澤,氧化著色不均勻;
⑵除油槽含150-200g/L氧化廢硫酸,容易帶入堿蝕槽,中和燒堿,要求獨立流動水洗;
⑶為了加強除油能力,部分生產廠家在除油槽中添加5-10g/L左右的氟化氫銨,徹底消除除油隱患,但增加了處理含氟和氨氮的廢水的壓力。
2.堿蝕槽。堿蝕的目的是去自然氧化膜,進一步除油,增加鋁材亮度,或起砂、去紋,做亞光材。堿蝕時鋁和堿蝕液發生如下化學反應:
Al2O3+2NaOH=2NaAlO2+H2O(去自然氧化膜)???(1)
2Al+2NaOH+2H2O=2NaAlO2+3H2↑(整平、起砂)???(2)
NaAlO2+2H2O=Al(OH)3↓+NaOH(堿槽分解、渾濁、沉淀)???(3)
2Al(OH)3=Al2O3.3H2O(槽壁結垢、堵塞管道)???(4)
(2)+(3)式,鋁材在堿槽反應的本質為
2Al+6H2O=2Al(OH)3↓+3H2↑???(5)
即鋁材實際上是與水反應,回收堿渣的同時,可再生全部氫氧化鈉。按反應式(2)—(5),目前采用了兩種堿蝕方案,一是不加絡合劑的堿回收方案,二是加絡合劑的起砂去紋方案。
日本采用的堿蝕工藝,一般堿蝕槽不加添加劑,利用拜耳法,實行堿回收。堿蝕槽配備抽渣系統,當游離堿控制在60g/L、鋁離子濃度達到30g/L時,按(3)式,偏鋁酸鈉分解成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鋁沉渣由抽渣系統處理,清渣后的清液抽回堿蝕槽,實現堿回收。
意大利采用的堿蝕工藝,在堿蝕槽加添加劑,如山梨醇、葡鈉等,利用多羥基化合物中的仲醇基CHOH絡合鋁離子,反應式為:
C6H14O6+3NaAlO2=Al3C6H11O9+3NaOH(山梨醇絡合鋁離子)???(6)
3NaC6H11O7+NaAlO2+2H2O=Al(C6H11O7)3+4NaOH(葡鈉絡合鋁離子)???(7)
當鋁的溶解和鋁離子的帶出平衡時,鋁離子濃度可達80-120g/L,槽液穩定,不清槽。
上述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日本的工藝,由于采用了堿回收,堿耗低,好清洗,中和槽被前槽堿水消耗相對較少,但要抽渣、鋁耗高、不去紋、不能做砂面材,鋁材狹窄處易結堿垢。意大利的工藝,不用抽渣,由于鋁離子較高,按粘性理論,鋁材表面的反應速度大于機械紋溝底的反應速度,可去紋,能做砂面材;但該工藝粘度高,帶出的槽液多,堿耗和水耗高,而且不便于水洗,對中和槽液消耗較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三水雄鷹鋁表面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三水雄鷹鋁表面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61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通過冷刺激及振動醒腦的頭套
- 下一篇:一種鎮痛泵安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