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47885.8 | 申請日: | 2014-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747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柯;陳俊武;王龍延;劉昱;湯海濤;樊麥躍;陳曼橋;陳香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11/18 | 分類號: | C10G11/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裂化 裝置 | ||
1.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催化裂化裝置包括冷卻器(4)、取熱器(20)、原料油噴嘴(10)、反應器(12)、沉降器(27)、燒焦器(15)和管式燒焦器(11),冷卻器(4)底部對稱設置第I淹流管(6B)和第II淹流管(6A),反應器(12)為設置有兩個催化劑入口的管式反應器,第I淹流管(6B)通過第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B)與反應器(12)上的第I催化劑入口相連通,原料油噴嘴(10)設在反應器(12)入口,第II淹流管(6A)依次通過取熱器(20)和第I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A)與反應器(12)上的第II催化劑入口相連通,反應器(12)出口與沉降器(27)相連通,沉降器(27)下部為沉降器汽提段(30),沉降器汽提段(30)通過待生立管(31)和待生斜管(32)與燒焦器(15)下部相連通,燒焦器(15)再與管式燒焦器(11)底部相連通,管式燒焦器(11)頂部出口與冷卻器(4)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器(4)、管式燒焦器(11)和燒焦器(15)依次同軸布置;反應器(12)和沉降器(27)設置在冷卻器(4)下方,冷卻器(4)和沉降器(27)高低并列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12)上的第I催化劑入口和第II催化劑入口相距5~8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12)中的原料油噴嘴(10)出口設置在反應器(12)的中心線和第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B)斜管段出口中心線的相交點處,第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B)斜管段出口中心線與水平α1夾角以45~90°與反應器(12)相連通,所述第I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A)斜管段出口中心線與水平夾角α2為45~135°與反應器(12)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12)采用外保溫或內襯隔熱襯里的橫截面為圓形的金屬管,Φ100~3000mm,長度1~20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器(4)殼體由圓筒體、頂部球形封頭和過渡段構成,各部分均采用外保溫或內襯隔熱耐磨襯里的金屬外殼,所述冷卻器(4)頂部球形封頭處為煙氣集氣室(1),冷卻器(4)再生催化劑密相床層上方布置旋風分離器,第I淹流管(6B)和第II淹流管(6A)設在距冷卻器(4)底部圓心半徑的2/3處,所述冷卻器(4)筒體直徑為Φ50~15000mm,高度1~20m;冷卻器(4)筒體到管式燒焦器(11)連接處為過渡段,過渡段高度是筒體直徑的1/2,過渡段上部與冷卻器(4)殼體底部焊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器(4)外部設置有外取熱器(35),外取熱器(35)再生催化劑入口位于冷卻器(4)過渡段催化劑密相床層下部,外取熱器(35)再生催化劑出口位于冷卻器(4)的催化劑密相床層上界面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B)和第I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A)均采用外保溫或內襯隔熱襯里的橫截面為圓形的金屬管,直徑Φ10~3000mm,第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B)和第I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A)分立管段和斜管段,第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B)立管段上設置有再生催化劑流量控制閥(22B),第II再生催化劑輸送管(9A)立管段上設置有再生催化劑流量控制閥(22A)。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焦器(15)由圓筒體、底部球形封頭和過渡段構成,各部分均采用外保溫或內襯隔熱耐磨襯里的金屬外殼,燒焦器(15)底部球形封頭內設置燒焦器主風分布管(33);燒焦器(15)筒體直徑Φ50~10000mm,高度1~15m;筒體到管式燒焦器(11)連接處為過渡段,過渡段高度與筒體直徑相等,燒焦器主風分布管(33)位于底部球形封頭底部,燒焦器主風分布管(33)上方為待生斜管(32)催化劑出口,待生斜管(32)催化劑出口設置在燒焦器(15)中心線上,與燒焦器主風分布管(33)相對高度為0.5~2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燒焦器(11)采用外保溫或內襯隔熱襯里的橫截面為圓形的金屬管,管式燒焦器(11)直徑Φ10~3000mm,高度5~30m;管式燒焦器(11)底部設有燒焦風分布環(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788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煤與生物質共氣化制備富甲烷氣的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三基色白光LED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