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弧拉鏈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47183.X | 申請日: | 2014-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2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洪小俊;黃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晉江福興拉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B19/42 | 分類號: | A44B19/4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 地址: | 362241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拉鏈 成型 設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拉鏈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內弧拉鏈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作為拉鏈生產大國,占據世界生產總量的50%-60%,隨著拉鏈行業向低成本、高質量、大規模、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對拉鏈生產效率和自動化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鏈帶在制造過程中被長期張緊,制成后的鏈帶為平直的狀態,但平直的拉鏈在使用時容易導致衣服起供、拉鏈拉合不暢。
為解決上述問題,拉鏈生產企業通過多種手段將使鏈帶具有一定的內弧(參照圖1所示),如申請公布號為CN102094284A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經線輸送機構、經線輸送方法及使用該機構的紡織機,通過該種紡織方法和紡織機在鏈帶的制造過程中使其具有內弧特征,但弧形鏈帶在后續注塑或安裝鏈牙、止口時的難度增大,生產效率低,工藝難度大;
又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2476621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拉鏈壓帶裝置,通過對制成后的拉鏈施加外部壓力使其具有內弧特征,但該種方式形成的內湖拉鏈在長時間使用或者清洗后容易收縮、變形,導致內弧消失甚至影響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在鏈帶定型過程中將其定型成具有內弧特征的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內弧拉鏈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腔室、加熱裝置和拉鏈牽引裝置;
定型腔室上設有拉鏈進口和拉鏈出口;
加熱裝置與定型腔室連接并可對定型腔室內升溫加熱;
拉鏈牽引裝置包括多組傳動輥和成型輪,所述傳動輥可轉動的設置于定型腔內、多組傳動輥上下交錯且平行布置,所述成型輪均勻穿設于傳動輥上,該成型輪包括圓錐形輪體、環形限位臺階和定位槽,圓錐形輪體具有窄口端和擴口端、且窄口端與括口端間形成2-8°的夾角,限位臺階設置于輪體的兩個端面上,定位槽開設于輪體窄口端與環形限位臺階的連接處。
進一步的,傳動輥設有10-15根。
進一步的,相鄰傳動輥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0-15cm。
進一步的,上、下傳動輥間的距離保持在100-120cm。
進一步的,圓錐形輪體的擴口端直徑比窄口端的直徑長2-8cm。
一種內弧拉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內弧拉鏈成型設備,其步驟如下:
步驟1,安裝拉鏈,將拉鏈一端由拉鏈進口進入定型腔,并依次繞過上、下傳動輥上的成型輪安裝于牽引機構上;
步驟2,預熱升溫,加熱裝置對定型腔升溫并保持在150-160度;
步驟3,高溫定型,牽引機構帶動拉鏈向拉鏈出口方向移動,拉鏈的中心線置于成型輪的定位槽內,經過多組成型輪的拉動后具有內弧特征、并在成型腔內定型,并在成型腔內定型后由拉鏈出口排出;
步驟4,出料冷卻,拉鏈進入定型腔室后經過25-35秒從拉鏈出口排出,排出后的拉鏈經自然冷卻。
優化的,步驟2中的定型腔深溫至155度。
優化的,拉鏈經過30秒后完成定型過程。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提供的內弧拉鏈成型設備結構簡單、加工速度快,該種拉鏈成型方法定型后的拉鏈內弧不易變形,經該拉鏈成型設備及成型方法定型后的拉鏈具有內弧特性,提高了拉鏈質量,使得拉鏈在使用過程中不會起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內弧拉鏈成型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內弧拉鏈成型設備的成型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M的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內弧拉鏈成型設備的牽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拉鏈內弧成型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至圖4所示,一種內弧拉鏈成型設備,包括定型腔室1、加熱裝置2、拉鏈牽引裝置3;
定型腔室1上設有拉鏈進口11和拉鏈出口12;
加熱裝置2與定型腔室1連接并可對定型腔室1內升溫加熱;
拉鏈牽引裝置3包括多組傳動輥31和成型輪32,該傳動輥31可轉動的設置于定型腔室1內、多組傳動輥31上下交錯且平行布置,每根傳動輥31上均勻布置有多個成型輪32,其中傳動輥設有10-15根,相鄰傳動輥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0-15cm,上、下傳動輥間的距離保持在100-120cm,本實施例中傳動輥設有13根,其中上方方設有7根、下方設有6根,相鄰傳動輥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3cm,上、下傳動輥間的距離保持在11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晉江福興拉鏈有限公司,未經晉江福興拉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718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鏈式飾品無縫加工方法
- 下一篇: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