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行李箱箱體結構及其制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45429.X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70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賴偉浤 | 申請(專利權)人: | 賴偉浤 |
| 主分類號: | A45C13/04 | 分類號: | A45C1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李箱 箱體 結構 及其 制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硬質行李箱,特別是指硬質行李箱的箱體結構以及制成該箱體的殼板結構與制法。
背景技術
目前行李箱可依箱體材質而主要分為撓性材料制成的軟質行李箱以及以硬塑料制成的硬質行李箱。其中,由于硬質行李箱具有較佳抗形變能力,較軟質行李箱更能提供內容物更好的保護。然而,現有硬質行李箱受限于材質而往往缺少外觀及觸感的吸引力,且難以降低行李箱本體的重量。
隨材料科學的進步,如圖1至圖3所示,目前已有相關業者,采用熱塑復合材料編織成具可撓性的矩形板材10,通過去除板材10四個角端形成四個切口11,再將板材10的四個側邊12折起,以結合界定該切口11的兩側緣111,使平面板材10形成立體凹形箱體100,最后經熱塑或模壓等定型技術手段,達到利用熱塑復合材料制成輕量化且高結構強度的行李箱A箱體100。
如圖1至圖3所示,前述板材10的切口11側緣111主要是通過設置組設孔112,配合剛性保護件13組設于該組設孔112,達到將切口11側緣111結合固定的目的。然而,現有行李箱A在實際使用時,由于板材10設有該四個切口11,使行李箱A箱體100的四個側板端部的間呈現分離狀態,雖通過該剛性保護件13結合保護,卻仍然存在本質上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是以,如圖1所示,前述板材10角端設有切口11的箱體100只能通過增加剛性保護件13的包覆面積來補足行李箱A整體的結構強度,卻也同時延伸增加行李箱A整體重量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行李箱箱體結構及其制法,其主要是利用折迭手段將角端無切口的板材折迭并加工成形為立體凹形箱體結構,達到有效提升箱體角端部位的結構強度,且不會大幅增加行李箱整體重量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一種行李箱箱體結構,由編織熱塑性復合材料制成的立體箱體,該箱體具有四相互鄰接的側板以及一連接該四側板的底板,該四側板鄰接處成形為四個弧角端部,且各該弧角端部與該底板鄰接處各設有一封閉圓弧形缺口,其中,任意二該鄰接側板各一體延伸成形有一第一迭合部及一第二迭合部,且該第一迭合部與該第二迭合部之間為無切口的一體連接結構,令該箱體的各該弧角端部通過折迭貼合該第一迭合部及該第二迭合部并設于其中一該側板內面而成形為一體連接層迭的角端結構。
前述本發明行李箱箱體結構,通過一殼板折迭及模壓加工制成,其中,該殼板具有四側邊以及連接該四側邊的四個角端,且該殼板于鄰近該四角端處設有該四封閉圓弧形缺口,各該角端在該缺口至與其相鄰的二側邊之間設有等長且相互垂直的一第一折線及一參考線,且該缺口至該角端尖點之間設有一第二折線。
進一步地,本發明將前述殼板制成箱體的制法步驟包括:提供一熱塑性復合材料經編織加工制成的矩形可撓性板材;在該板材鄰近且與該板材側邊垂直距離等長位置設置四個封閉形態缺口;由該缺口至板材側邊設置一第一折線及一參考線,并由該缺口至板材角端尖點設置一第二折線;折迭該板材的四個角端,使該第一折線與該第二折線之間區域和該參考線與該第二折線之間區域重迭貼合形成一片體;將該片體與板材內面貼合定位,令該板材成形為具有四側板及一底板構成的立體凹形結構;經模壓定型加工使該立體凹形結構成形為具有一體連接層迭角端結構的行李箱箱體。
較佳的,前述行李箱箱體結構及其制法中,定義該第一迭合部及該第二迭合部的迭合結構為一加厚片,該箱體的四加厚片可為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貼設于該箱體側板內面,或者,定義該箱體的四該側板為二相對短側板及二相對長側板,該箱體的四加厚片可沿該二短側板或沿該二長側板貼設于側板內面,透過加厚片達到增加箱體弧角端部的結構強度。
較佳的,前述行李箱箱體結構及其制法中,該箱體的各該弧角端部的第一迭合部及第二迭合部可通過直接黏合固定或者設置位置對應的穿孔,配合適當固定零件穿置固定,達到確保第一迭合部與第二迭合部重迭結合的目的。
有關于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他功效,茲舉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現有行李箱結構外觀示意圖。
圖2是現有行李箱后側(拉桿側)的殼板展開狀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行李箱前側的殼板展開狀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行李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行李箱的拉桿側結構外觀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行李箱后側的殼板展開狀平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賴偉浤,未經賴偉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54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箱包及其開關狀態管理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酒瓶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