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脲銨復合氮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45277.3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739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胡波;尹斌;張漢卿;田玉華;白曄;李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昌化工(漣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偉剛 |
| 地址: | 223400 江蘇省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氮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用肥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脲銨復合氮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增加,氮肥施用量在逐年增長。目前,我國農業氮肥年需求量5200萬噸,隨著施氮量增加,作物吸收肥料中氮減少,氮肥利用率下降,氮的殘留和損失增加。作物吸收氮源有兩個途徑,一是作物從肥料中吸收氮;二是從土壤中吸收氮,我國氮肥利用率一般在30-40%,氮肥的殘留量和損量失在60-70%。氮肥施入田地后,在田面水中很快形成高濃度的銨態氮NH4+-N,在高溫和高PH值條件下,非常容易以NH3的形式溢出土-水表面,揮發至空氣中。氨揮發損失率可達40%,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土壤酸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同時揮發至空氣中的氨氣是大氣中氣溶膠PM2.5的重要組成部分,危害人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氮肥氨揮發量高的缺陷,提供一種能減少氨揮發量的氮肥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脲銨復合氮肥,按質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中,所述表面活性劑為潤滑油、微晶蠟、十八胺、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中,所述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55%~65%。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中,所述脲銨復合氮肥的粒徑為2.5mm~4.75m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脲銨復合氮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按預定的配方比例稱取尿素、硫酸銨、膨潤土、沸石粉和表面活性劑,破碎并混合均勻后送入轉鼓造粒機中;
(b)將液氨和稀硫酸通入管式反應器內進行氨酸反應;
(c)將步驟(b)液氨和稀硫酸經管式反應器反應后,噴涂在步驟(a)中的轉鼓造粒機內,利用液氨與稀硫酸的化學反應熱加熱,并加入適量蒸汽進行增濕,使造粒機內的造粒溫度在50℃~70℃之間進行造粒;
(d)將造粒后的顆粒進行烘干、冷卻、篩分、包膜得到粒徑為2.5mm~4.75mm的脲銨復合氮肥。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的制備方法中,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造粒機內的PH值控制在6.0~6.2之間。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的制備方法中,在所述步驟(d)中,所述的烘干是在烘干機內進行的,所述烘干機的進口溫度為130℃~140℃,出口溫度為60℃~70℃。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的制備方法中,所述表面活性劑為潤滑油、微晶蠟、十八胺、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的制備方法中,所述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55%~65%。
在本發明所述的脲銨復合氮肥的制備方法中,所述脲銨復合氮肥按質量百分比計包括:
實施本發明的脲銨復合氮肥及其制備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氮肥中加入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膨潤土和沸石粉,并控制氮肥中尿素和硫酸銨的含量,使其在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氨的揮發量,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并降低了氮肥肥效的流失,有助于降低環境污染;造粒采用氨酸法轉鼓造粒工藝,利用硫酸和液氨之間的化學反應來提高造粒溫度,改善物料特性,使之達到最佳的造粒工藝,物料返料比降低,提高裝置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基肥期氨揮發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圖2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分蘗期氨揮發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圖3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孕穗期氨揮發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圖4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施用后在不同時期氨揮發總量柱狀圖;
圖5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施用后在整個作物生長期氨揮發總量柱狀圖;
圖6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施用后在整個作物生長期田面水銨態氮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圖7是本發明三種不同氮肥施用后在整個作物生長期田面水總氮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昌化工(漣水)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華昌化工(漣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52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食用菌培養基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含甘露糖多肽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