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及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410129672.2 | 申請日: | 2014-04-01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788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發明(設計)人: | 丁迅;趙婷婷;張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主分類號: | G08G1/00 | 分類號: | G08G1/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郭潤湘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路交通安全 評估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已成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標志。人類在享受汽車帶來的舒適、便捷等優越性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當今世界上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70多萬人,傷殘2000-2500萬人。20世紀,世界上已有3300多萬人在車輪下喪生交通事故已成為一場“無休止的戰爭”。道路交通安全狀況已經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的評估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種、絕對數法。采用四項指標的絕對數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評價,即事故次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四個絕對數來表示。
第二種、事故率法。表征一定時間內,國家或某地區交通事故次數或傷亡人數與其人口數、在籍車輛數、運行里程的相對關系。事故率法可以分為地點事故率法、路段事故率法(運行事故率法和事故密度法)、地區事故率法(人口事故率法、車輛事故率法等)、綜合事故率法(當量死亡率、億車公里率等)。
第三種、事故強度分析法。事故強度分析法是在一些事故指標的基礎上結合道路交通的其他因素,得出一個綜合評判指標。以此作為評判的依據進行道路安全性能的評價與研究。常用的指標是萬車死亡數、l0萬人死亡數、億車千米事故數等。
但是,現有技術的道路交通安全的評估方法均基于對道路中已發生事故的統計,運用數學方法進行評估,這些評估方法的評估基礎單一,而且評估結果是相對靜態的,并不能實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狀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及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靜態的道路交通評估結果無法實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狀況的問題。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包括:
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屬性,采用因子分析數學模型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其中,所述道路交通安全屬性包括:駕駛員屬性、車輛屬性、道路屬性、以及環境屬性;
采集指定時間段內指定路段對應的所述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
采用所述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對所述指定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進行分析,得到對所述指定路段在所述指定時間段內的道路交通安全評估結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道路交通安全評估系統,包括:
模型建立模塊,用于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屬性,采用因子分析數學模型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其中,所述道路交通安全屬性包括:駕駛員屬性、車輛屬性、道路屬性、以及環境屬性;
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指定時間段內指定路段對應的所述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
分析模塊,用于采用所述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對所述指定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進行分析,得到對所述指定路段在所述指定時間段內的道路交通安全評估結果。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及系統,包括: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屬性,采用因子分析數學模型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其中,道路交通安全屬性包括:駕駛員屬性、車輛屬性、道路屬性、以及環境屬性;采集指定時間段內指定路段對應的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采用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對指定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進行分析,得到對指定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評估結果。使用建立的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模型,通過對獲取的指定時間段內指定路段對應的道路交通安全屬性的屬性值進行分析,得到在指定時間段內指定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評估結果,實時地針對指定時間段內指定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情況進行評估,能夠實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狀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靜態的道路交通評估結果無法實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狀況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道路交通安全屬性層次樹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指定路段一段時間內的安全評估值變化趨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方法及系統,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并且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96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