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馬活性糖蛋白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29587.6 | 申請日: | 2014-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3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健;宿宇婷;姜展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4/435 | 分類號: | C07K14/435;C07K1/36;C07K1/30;C07K1/14;C07K1/34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曉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馬 活性 糖蛋白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糖蛋白的制備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海馬活性糖蛋白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海馬為海龍科動物,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屬于藥食同源類生物,是名貴的海洋滋補藥物,在我國素有“北方人參,南方海馬”之稱,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2005《中國藥典》收載原動物主要有五種:線紋海馬Hippocampus?kelloggi?Jordan?et?Snyder、刺海馬H.?histrix?Kaup、大海馬H.?kuda?Bleeker?、三斑海馬H.?trimaculatus?Leach或小海馬(海蛆)H.?japonicus?Kaup的干燥體。夏、秋二季捕撈,洗凈,曬干;或除去皮膜及內臟,曬干。?
海馬藥用歷史悠久,歷代古醫籍及我國藥典歷次版本一部(中藥部分)均有收載。公元739年,《本草拾遺》古醫籍中陳藏器首次使用海馬之名;《神農本草》古醫籍中記載:海馬性溫、味甘、無毒,具有強身補腎、舒筋活絡、止痛止血、退熱生肌、強心明目、祛疾止喘、夫人催生等功能;明代《本草綱目》記載:海馬雌雄成對,其性溫暖,有交感之意,故難產及陽虛房中方術多用之,具有暖水臟、壯陽道之功能。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海馬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化學活性成分,含有大量的鎂、鈣,其次為鋅、鐵、鍶、錳,少量的鈷、鎳、銅和鉻,還含有大量的硬脂酸、膽甾醇、膽甾二醇,其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比例較高,其中多烯不飽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較為豐富。海馬具有補腎壯陽、調氣活血等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陽痿、遺尿、虛喘、癥積等。目前對海馬化學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微量元素、磷脂、脂肪酸和甾體類等,對水溶性組分的研究較少,所以海馬水溶性組分的研究有利于人們對海馬的認識更加完整。?
海洋擁有特殊的生態環境,賦予了海洋生物異于陸生生物所特有的化學成分和結構,具有特異的高活性、高藥效。近年來對海洋藥物的研究越發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糖蛋白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功效,具有抗腫瘤、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活性。糖蛋白涉及細胞的定向歸巢、糖蛋白毒素及激素作用機制,可使藥物選擇性地集中到病灶,提高藥效,而不影響正常組織的生長和免疫系統的功能,降低不良反應。海馬蛋白質含量豐富,高達70%左右。現代科學已證明80%以上的蛋白質都是糖蛋白,包括許多酶、激素、毒素、載體蛋白、免疫球蛋白、結構蛋白、凝集素、受體、粘液組分等,甚至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是“純”的多糖,如糖原和纖維素,亦含有少量共價結合的蛋白質。目前,國內外對海馬糖蛋白的制備的研究還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高效、快速并能保持糖蛋白活性的海馬糖蛋白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海馬活性糖蛋白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海馬前處理:將海馬洗凈凍好后,于-40℃下冷凍干燥48-72h,再用粉碎機粉碎,然后采用CO2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脫除脂肪酸,得到脫脂海馬粉;
(2)海馬糖蛋白提取:將步驟(1)得到的脫脂海馬粉與NaCl濃度為0~0.25mol/L的浸提液按(10~35)g:1mL的比例混合于錐形瓶中搖勻后,首先進行超聲波輔助提取20min,再置于水浴鍋中于30℃~80℃下浸提1~6h后,用濾紙過濾,得到的上清液即為海馬糖蛋白混合溶液;
(3)海馬糖蛋白粗純化:將步驟(2)得到的海馬糖蛋白溶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四分之一,得到糖蛋白樣品液,將糖蛋白樣品液采用Sevage法除游離蛋白,脫蛋白一次,4℃靜置過夜,棄下層游離蛋白層;收集上層糖蛋白溶液,進行乙醇分級沉淀,然后將沉淀收集,將沉淀用丙酮、乙醚各洗滌2次,然后用蒸餾水復溶至8-12mL,再用3500Da透析袋透析72h脫鹽,冷凍干燥,得到海馬糖蛋白粗純品。
?步驟(1)中所述的CO2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進行脫脂的條件為:載氣為高純度CO2,萃取壓強35MPa、萃取時間135min、萃取溫度58℃、分離釜溫度80℃、CO2流量15L/h,其中萃取時間依次由動態萃取10min和靜態萃取125min組成。?
步驟(2)中所述的超聲波輔助提取的條件為:超聲功率500W,超聲時間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95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