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管自動對標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09143.6 | 申請日: | 2014-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2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何玉安;劉生明;陳福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好天氣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61/00 | 分類號: | B65B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陸飛;王潔平 |
| 地址: | 20120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軟管 自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包裝生產技術領域,涉及的是軟管注肩生產前一種用于軟管自動對標的裝置,尤其是針對橢圓形軟管注肩封口生產時的自動對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包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用軟管包裝的日常生活用品、化妝品和藥品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而對各種軟管類的日用品和化妝品包裝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
為了用戶方便了解產品的功能和特性等內容,橢圓形軟管的產品介紹等內容都是印刷在沿著軟管的大徑方向上,因此,注肩封口前需要將已經印刷好文字的軟管的兩個對稱面對準在沿著橢圓的大徑方向。這就要求軟管插到橢圓形模具上后,必須通過手工或裝置旋轉軟管,調整軟管的文字面沿著橢圓的大徑方向。目前國內軟管生產的自動對標裝置尚沒有,對標方法仍然采用操作人員手工將軟管插入到模具上后,再通過操作工人的眼睛判斷和手工操作對標,由于依靠的是操作工人的眼睛人為判斷對標,對標準確度低,產品對標不準導致的軟管次品率增加,增加了軟管生產的成本,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也不高。?
本發明所涉及的配套軟管注肩設備采用立式注肩方式,即模具和軟管垂直放置,該類設備廣泛用于各種類型的軟管注肩封口,針對橢圓形軟管注肩封口時仍然采用人工手工對標的方法,目前國內市場上還沒有與這種類型的注肩機配套的自動對標的裝置或儀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針對橢圓形軟管的自動對標機,該裝置能代替目前采用的操作人員手工對標的方法,實現精確對標,使得軟管的次品率大幅度降低,從而降低軟管生產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軟管自動對標機,其包括機架、水平進給裝置、同步帶輪旋轉裝置、檢測調整裝置和底座;其中:?
所述機架包括相互連接形成?“F”形結構的水平上固定板、水平下固定板和垂直固定板,以及在“F”形結構底部另一側反向設置的固定底板。
所述水平進給裝置設置在底座上方,其包括第一步進電動機、滾珠絲桿、軸承座和直線導軌,所述滾珠絲桿的兩側平行設置直線導軌,滾珠絲桿通過軸承座和第一步進電動機相連;水平進給裝置通過絲杠螺母及直線滑軌上的滑塊和機架的固定底板固定連接;當橢圓形軟管插入到模具上后,水平進給裝置的第一步進電動機驅動滾珠絲桿,通過絲杠螺母帶動機架水平前移。?
所述同步帶輪旋轉裝置,其包括第二步進電動機、聯軸器、同步帶輪軸、同步帶輪和同步帶;所述同步帶輪軸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座固定于機架的水平上固定板和水平下固定板,同步帶輪和同步帶設置于水平上固定板和水平下固定板之間;所述第二步進電動機固定在機架的垂直固定板上,通過聯軸器帶動同步帶輪軸驅動同步帶;用于壓緊橢圓軟管并利用同步帶與軟管之間的摩擦力使軟管旋轉,配合檢測系統實現軟管自動對標功能。?
?所述檢測調整裝置包括色標傳感器、固定橫板、固定支架、軸承和調節絲桿;所述色標傳感器的頂部固定于水平下固定板,底部置于固定橫板上,固定橫板的兩端和軸承垂直相連,其高度通過設置于軸承上的調節絲桿手動調節,軸承通過固定支架固定在機架的垂直固定板上;上述通過色標傳感器檢測橢圓形軟管上的標識來判斷軟管對標是否到位,當所生產批次的軟管長度不同時,需要通過調整固定橫板的高度對準軟管標識所在的高度。?
本發明中,所述同步帶輪旋轉裝置平行設置為三組,?每組中的同步帶輪軸包括一個主動同步帶輪軸和兩個被動同步帶輪軸,所述主動同步帶輪軸位于接近機架垂直固定板的內側,用于驅動,所述兩個被動同步輪軸位于遠離機架垂直固定板的外側,用于支撐同步帶。?
本發明中,所述機架的水平下固定板上還設置張緊結構,對同步帶進行自動張緊,從而保證了同步帶與軟管之間有恒定的摩擦力,使軟管能在同步帶的帶動下旋轉。?
本發明中,所述張緊機構包括張緊輪和張緊軸,其通過軸承座分別固定于水平上下固定板。?
本發明中,所述機架的垂直固定板上設置三角形的加強筋板。?
本發明中,還包括分別和所述水平進給裝置中的第一步進電動機、同步帶輪旋轉裝置中的第二步進電動機及檢測調整裝置中色標傳感器相連的控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好天氣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好天氣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91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