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雜環醇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95905.1 | 申請日: | 2014-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93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雪飛 |
| 主分類號: | C07D213/64 | 分類號: | C07D213/64;B01J31/38;B01J31/30;B01J3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4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雜環醇 高效 催化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雜環醇的合成方法,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三氯吡啶醇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屬于有機化工中間體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雜環醇具有重要的化學用途,可用作多種化工原料、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等。例如,三氯吡啶醇便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鈉鹽為類白色固體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在酸性條件下可轉化為3,5,6-三氯吡啶-2-醇,其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性能優良的螯合浮選劑以及重要的農藥中間體,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例如用于殺螨劑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生產。
目前,現有技術中已經有諸多制備三氯吡啶醇或其鈉鹽的相關工藝或方法,主要分為下述幾種方法[參見“3,5,6-三氯吡啶-2-醇鈉的合成研究進展”,趙丹鳳等,有機化學,2011,31(5),768-771]:吡啶或吡啶衍生物路線、丙烯酰氯路線、三氯乙酸苯酯路線和三氯乙酰氯路線。例如:
US4515953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采用吡啶低溫液相氯化制備四氯吡啶,然后經酸化或水解合成三氯吡啶醇鉀或三氯吡啶酚的方法。
張未星等(“3,5,6-三氯吡啶-2-醇鈉的合成”,浙江化工,2008,39(9),13-15)報道了一種以三氯乙酰氯和丙烯腈為原料,在氯化亞銅催化劑作用下,經加成、環化、芳構化三步反應制備得到3,5,6-三氯吡啶-2-醇鈉的方法,并分析了加料方式、反應溫度、物料比例和催化劑用量對該反應的影響,確定了最佳工藝條件,其收率達到70%以上。
周健等(“3,5,6-三氯-2-羥基吡啶的合成新工藝”,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6(1),12-13)公開了一種以2,6-二氯吡啶為原料,經堿性加壓醇解再氯化制備3,5,6-三氯-2-羥基吡啶的工藝,其采用醇解代替水解避免了原料冷凝與反應器內壁而使攪拌難以進行的問題,且首次采用FeCl3/I2催化劑實現了反應的高收率和高選擇性,兩步收率均在80%以上。
CN101899000A的專利申請報道了一種液相常壓直接催化氯化合成3,5,6-三氯吡啶酚鈉的方法,其采用6-氯-2-吡啶酚鈉為原料,在堿性條件下加入催化劑形成懸浮液,然后通入氯氣進行氯化反應,經調節pH、過濾等后處理得到目標產品。該方法可在常溫下進行,能耗較低,且具有對環境污染小的優點,收率在80%左右。
CN102643226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采用3,5,6-三氯-2-吡啶酚的制備方法,其采用漂白粉水溶液作為氯化試劑,以6-氯-2-羥基吡啶鈉鹽作為反應原料進行氯化反應,實現了低溫、短時間內實現目標產物的目的,收率最高可達83%。
盡管現有技術中已存在多種三氯吡啶醇或其鈉鹽的合成工藝,然而,這些方法的產品收率仍不能夠滿足當前工業應用的需要,同時部門方法或工藝存在步驟繁瑣的弊端。由此可見,開發一種新型、高效的三氯吡啶醇或其鈉鹽的合成工藝已成為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發明人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諸多問題,旨在從實際的科學探究出發,結合大量文獻調研,從而研發摸索出一種三氯吡啶醇鈉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從而達到大幅度提高產品收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為當前農藥、化工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提供了一種有益途徑,滿足對產品用量和質量的雙層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諸多缺陷,本發明人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創造性勞動后,從而開發出一種三氯吡啶醇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進而完成了本發明。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內容涉及一種3,5,6-三氯吡啶-2-醇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惰性氣體氛圍下,向反應釜中加入溶劑和6-氯-2-吡啶醇鈉,再加入催化劑、次氯酸鈣和反應助劑,攪拌反應;反應完畢后,調節pH至2.5-3,經過濾、水洗,取有機層濃縮、真空干燥得到3,5,6-三氯吡啶-2-醇。
反應方程式如下:
在本發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劑為鈀鹽、路易斯酸和SmI2(二碘化釤)的混合物,其中鈀鹽、路易斯酸和SmI2的三者質量比為1:0.8-1.2:0.5-1,優選為1:1:0.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雪飛,未經楊雪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959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廢水回用裝置
- 下一篇:對二甲苯多級結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