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左旋聚乳酸-改性MgO納米棒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89334.0 | 申請日: | 2014-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9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民芳;曹秀香;劉貝;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67/04;C08K9/04;C08K7/00;C08K3/22;A61L31/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左旋聚 乳酸 改性 mgo 納米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左旋聚乳酸-改性MgO納米棒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以及工業、交通等導致的骨創傷發生率的逐年增加,臨床上對新型骨修復材料的需求非常巨大。而目前應用的骨折內固定材料以生物惰性不銹鋼及鈦合金為主,易因應力遮擋效應導致骨溶解,必須在骨折愈合后二次手術取出。復雜的骨創傷、骨髓炎和骨腫瘤術后留下的較大尺寸骨缺損也需要大量植骨修復,而自體骨或異體骨移植因受諸多客觀因素制約難以滿足需要,由可降解支架材料填充和修復是理想的治療方法。然而,能夠同時具有足夠的力學性能、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又可生物降解的骨修復材料目前還是空白。事實上,骨組織工程的進展也同樣期待這類材料的開發。
高分子量左旋聚乳酸(PLLA)因其足夠的初始強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是目前商用可降解骨植入器件的首選材料,已在臨床上用于非承重骨的修復。但其使用中暴露出的缺陷限制了其廣泛應用。主要問題是:1)植入初期降解速度和強度損失過快,并因自催化效應使降解過程不可控,更無法與新骨生長相匹配;2)降解中間體乳酸強烈降低體液pH值,使植入體周圍環境呈明顯酸性;3)乳酸中間體的酶解降解速度過慢,2-3年才可完全降解。因此,植入后期,材料占位不僅阻礙新生組織長入,還因乳酸的酸性誘發人體的無菌性炎癥反應?。
鎂及鎂合金是近年來廣泛研究的另一類可腐蝕吸收生物材料,有望成為新一代強度高、活性好的可降解骨修復材料。但其不均勻點蝕和降解速率過快的難題仍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近年來在生物鎂合金的研究中發現,鎂合金在體液中腐蝕釋放大量的Mg2+離子和OH-離子,導致體液的pH值升高?。
?近期,F.?Ma等以表面己內脂改性MgO納米顆粒與PLLA共混,實現了MgO在PLLA基體中的均勻分布,不僅提高了強度,而且顯著抑制了pH值的降低。但MgO顆粒的增強效果并不顯著,且復合材料塑性是下降的,也沒有對MgO顆粒調控聚乳酸降解過程的系統研究和機理分析。說明表面己內脂改性的MgO納米顆粒與PLLA基體的界面結合狀態并不理想。前期,我們將1.5wt%Mg粉加入5wt%HA/PLA的復合材料中,雖然材料的強度無明顯變化,但對PLLA降解過程中pH值的中和作用是十分顯著的。2013年香港大學KelvinW.K.Yeung的研究小組將聚合物改性的微米級Mg顆粒加入PCL中,顯示了Mg2+離子對調控PCL降解,抑制降解導致的pH值降低,以及增強復合材料生物活性,促進新骨生長的積極作用,是具有潛在應用前景的骨折固定替代材料。
為達到既調控PLLA降解又顯著改善其力學性能的目的,本發明提出以富含羧基的可降解有機物(DL-蘋果酸與低分子量聚乳酸的無規共聚物)改性MgO納米棒,并與PLLA共混,?通過原位鍵合制備PLLA/g-MgO-r復合材料的方法,目前國內外未見公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左旋聚乳酸-改性MgO納米棒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于實施;制得的復合材料可用于制備包括骨釘、骨板和松質骨螺釘的骨折內固定制品,能滿足骨修復臨床需要的降解性能和力學性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左旋聚乳酸-改性MgO納米棒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MgO?納米棒的制備
將MgC12·6H2O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得到濃度為0.6g/ml的氯化鎂溶液,在25℃溫度下攪拌20min后,加入直徑小于50nm、長徑比大于10的MgO納米棒,在45℃溫度下繼續攪拌20-22h,然后離心、用水洗滌至少四次,最后用乙醇洗滌,離心分離得到氯氧化水泥[Mgx(OH)yClz?.?nH2O]沉淀物,將上述沉淀物依次用水、乙醇洗滌后,加入到NaOH溶液中,在45℃溫度下攪拌反應3h,然后依次用水、乙醇洗滌,干燥后經煅燒后得到MgO納米棒;?
2)MgO?納米棒的表面改性
將DL-蘋果酸、分子量為500-1000的聚乳酸和MgO納米棒混合,在真空度0.05MP、溫度為80-150℃條件下磁力攪拌反應5-10h,將得到的產物用乙酸乙酯洗滌三次后,在40-60℃下真空干燥10-30min,得到粉末狀改性MgO納米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理工大學,未經天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93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尋呼方法、位置更新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關節鏡切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