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及水稻昆蟲飼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65152.X | 申請日: | 2014-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2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倩;魏太云;陳紅燕;賈東升;毛倩卓;吳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亞克力 水稻 昆蟲 飼養 方法 | ||
1.一種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其特征在于:包括籠體和育苗盤,所述籠體是由多塊亞克力板制作而成的箱形結構,所述籠體正面上下對稱設置有兩個活動的籠門,所述籠門為插板,所述籠體正面設置有與相應插板橫向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籠體背面設置有防蟲網,所述籠體內的底部和頂部對稱設置有兩個分別用于安放相應育苗盤的卡槽結構,所述育苗盤內設置有用于固定吸水紙的鐵線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末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插板的限位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結構包括兩根分別設置于兩側內壁上的卡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籠體兩側面分別開設有透氣窗,所述透氣窗設置有防蟲網。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蟲網為120目的高密度防蟲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亞克力板的厚度為0.3?cm。
7.一種水稻昆蟲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亞克力水稻昆蟲飼養籠,將飼養籠放置于飼養室內,并按以下步驟:
步驟一,育苗:將吸水紙平鋪在育苗盤內并用鐵線框夾緊固定,將已露白的水稻種子撒在吸水紙上,37℃光照育種,待水稻長至3-5?cm,便可飼喂昆蟲;
步驟二,移蟲:將長有水稻苗的育苗盤推入籠體內底部的卡槽,將昆蟲移入,關上籠門,昆蟲便可馬上取食水稻苗;
步驟三,澆水:稍微打開籠門,小心往育苗盤里澆水,防止昆蟲逃逸;
步驟四,換苗:當水稻高度超過12?cm時,傾斜飼養籠,使底部育苗盤里的水通過防蟲網空隙流盡;將飼養籠背對光源,吸引昆蟲朝背面活動;打開籠門,將長有新鮮水稻苗的育苗盤倒置后推入籠體內頂部的卡槽;關上籠門,顛倒飼養籠,使新的水稻苗位于底部并按正常方向生長,老的水稻苗位于頂部倒置,昆蟲就被吸引到新鮮水稻苗上取食;待老水稻苗因倒置缺水而干死后,抽出頂部育苗盤;
步驟五,取蟲:當實驗需要取蟲時,傾盡育苗盤里的水,顛倒飼養籠,使水稻苗位于頂部并朝下;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將飼養籠背面對著光源,輕輕驅趕水稻苗上的昆蟲,使其掉落或集中在背面的防蟲網上,用吸蟲管直接吸取昆蟲;
步驟六,產卵孵化:收集成蟲,在水稻苗上產卵3天;3天后,放入新苗,方法同步驟四相同;將產卵苗放入新的飼養籠中,待其孵化出新若蟲;每3天產卵在一盤苗上,則孵化的新若蟲蟲齡一致,且隨著若蟲長大,保證各蟲齡的昆蟲都具備,方便后續實驗的開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昆蟲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四中,用手輕輕將停留在老水稻苗上的昆蟲驅趕至新鮮水稻苗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昆蟲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蟲為稻葉蟬和稻飛虱。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昆蟲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飼養室的環境參數設定如下:(1)光照:以30瓦日光燈為光源,每天定時光照16小時;(2)溫度:溫室恒定溫度26℃;(3)通風:排氣扇定時排氣,保持空氣新鮮;(4)濕度:除濕機恒定運行,保持濕度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6515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