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凌云白毫茶加工花蜜香紅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56447.0 | 申請日: | 2014-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3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大雄;黃秀蘭;覃福方;黃尤新;賀湯強;羅國包;陸崇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凌云浪伏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鄧曉安 |
| 地址: | 533100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凌云 白毫茶 加工 花蜜 紅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領域,涉及一種利用凌云白毫茶加工花蜜香紅茶的方法。
背景技術
凌云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主產于凌云縣四季云霧繚繞的岑王老山、青龍山一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凌云白毫茶以色翠、毫多、香醇、味濃、耐泡五大特色成為中國名茶中的新秀。凌云白毫茶樹品種系廣西區內優質、適制性廣、唯一國家級地方良種。該品種芽葉粗壯多毫,目前,在廣西種植面積已超過30萬畝。由于凌云白毫茶樹鮮葉酚/氨比較高,主要用來生產普通紅茶和綠茶,極少用于花香紅茶加工,經濟效益較低。
目前一般紅、綠茶的銷售疲軟、產品積壓,而各種高檔次的名、優、特茶走勢樂觀,供不應求。因此,充分發揮凌云白毫茶品種的制茶潛力,利用其1芽2-3葉鮮葉原料研制出花蜜香紅茶,即提高凌云白毫茶鮮葉高效利用效果,并能順應凌云白毫品種茶葉多元化發展的需要,提高凌云白毫茶的市場價值。目前生產具有高香型的紅茶的制作工藝一般為原料采摘、萎調、揉捻、烘干和成品,萎調加工方法主要有室內自然萎調和萎凋槽加風萎調兩種,其中自然萎調的時間為16-26小時(雨季萎調時間長),萎調槽萎調時間為8-10小時,品質低于自然萎調、且萎調葉均度不均,發酵時間傳統一般為16-18小時,高溫干燥香物易揮發。
針對以上問題,目前香型紅茶的研究如專利201210478020.0,公開了一種高香紅茶制備方法,方法為對采摘的新鮮茶葉進行萎凋與放香,使含水量在70%-80%的鮮茶葉的葉組織成脆硬狀態;對萎凋與放香后的茶葉進行揉捻,使萎凋葉搓卷成緊直條索,縮小體型,美觀外形;利用供氧發酵設備對揉捻葉通氣供氧,葉色依次由青綠、黃綠、黃、紅黃、黃紅、紅、到暗紅色變化,香氣則由青氣、清香、花香變化;干燥分兩次,第一次烘干攤涼后,再進行第二次烘干,趁熱分裝計量。該發明方法解決紅茶內質香氣不足,時間短,色澤欠佳,口感不能令人滿意,影響飲用效果的問題。
如專利CN02805949.2,由荷蘭聯合利華有限公司公布的紅茶生產,該方法包括的步驟有:(a)使茶葉萎凋至含水量在64%到70%之間;(b)用控制施加的剪切力和壓力浸化,足以引起茶葉內部的大部分細胞破裂,組織中發生形態變化并且使細胞內含物再分布;(c)發酵得到的碎茶糊;(d)烘烤茶葉結束發酵;和(d)?干燥并揀選烘烤過的茶葉得到紅茶。得到的紅茶顯示出CTC?茶的典型泡制速度和程度,同時保持了傳統茶葉的外觀。如果紅茶用于直接沏泡,優選柑紅色白毫茶末等級的或更大等級的紅茶,如果紅茶用于袋茶,優選柑紅色白毫茶末和/或柑紅色白毫碎茶末。
以上現有香型紅茶及快速泡制紅茶的制備方法,如用于制備凌云白毫茶花蜜香紅茶產品,產品難以具有條索緊結勻秀,色澤烏潤有光澤,湯色橙紅明亮,香氣高銳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葉底紅亮勻整的品質風格特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方法的不足以及利用白毫茶生產花蜜香紅茶的空白,提供一種利用凌云白毫茶加工花蜜香紅茶的方法。該加工方法集成了烏龍茶攤青、做青技術,室內控溫、控濕技術,紅茶全發酵技術,黃茶悶堆技術等生產花蜜香紅茶,生產得到凌云白毫種花蜜香紅茶產品,該產品具有條索緊結勻秀,色澤烏潤有光澤,湯色紅艷明亮,花蜜香持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葉底紅亮勻整等優點,大大提升了產品的經濟價值。
為實現本發明效果提出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凌云白毫茶加工花蜜香紅茶的方法,加工步驟包括:
步驟1)采摘:摘取一芽2~4葉的凌云白毫茶鮮葉。
步驟2)光熱萎凋、攤青、做青:將采摘步驟1)鮮葉原料薄攤在竹篩上移到室外進行光熱萎凋,光熱萎凋地表氣溫在25~30℃,時間為25~35?min,至鮮葉失水率為5%~10%,得到光熱萎調后的茶葉,再依次對其進行攤青、做青處理。
步驟3)控溫萎凋:將步驟2)做青后的茶葉攤開,在溫度為20℃~26℃、相對濕度55%~80%的條件下,控溫萎凋14~20h,得到控溫萎調后的茶葉。
步驟4)揉捻:將步驟3)得到的茶葉依次進行空揉、中壓、重壓、輕壓、空揉,得到揉捻后的茶葉。
步驟5)發酵:將步驟4)得到的茶葉進行發酵,發酵室溫控制為23-26℃、相對濕度達95%以上,發酵室通氣量20~35m3/h、茶葉的攤放厚度為4~6cm的條件下發酵3~6h。
步驟6)初烘:將步驟5)得到的茶葉在毛火進風口溫度為110~120℃、攤葉厚度1~2.5cm的條件下,?使茶葉初步烘干至4~5成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凌云浪伏茶業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凌云浪伏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64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延長核桃油保質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