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54109.3 | 申請日: | 2014-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41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檀結東;朱艷芳;魏士新;蔡進;黃先亮;孟建;吳琳;張杰;蔡成偉;徐本剛;吳學其;陳長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78 | 分類號: | B01J23/78;B01J23/84;B01J35/10;B01J37/03;C10L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堿金屬 摻雜 改性 天然氣 甲烷 合成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其特征在于:該催化劑組成包括活性組分鎳、助催化劑、載體和摻雜堿金屬,組分以各組分氧化物質量百分比計:
活性組分:鎳10%~70%
助催化劑:1%~10%
載體:20%~75%
堿金屬摻雜量:0.1%~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活性組分鎳20%~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其特征在于堿金屬摻雜量2%~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幾個步驟:
a)先將活性組分鎳、助催化劑的可溶性鹽配制成混合溶液,以NaOH、NaHCO3、Na2CO3、K2CO3或氨水作為沉淀劑進行共沉淀,老化洗滌后制得催化劑活性母體;
b)將氧化鋁、氧化鎂、薄水鋁石、擬薄水鋁石或鎂鋁尖晶石中一種或兩種混合后粉碎機粉碎;
c)按比例將步驟a)、b)中兩組分一起混合打漿,抽濾、干燥、焙燒、壓片成型得到催化劑半成品;
d)將堿金屬可溶性鹽配制成溶液,使其完全充分溶解;
e)按浸漬含量組成將步驟d)中可溶性鹽浸漬在c)中催化劑半成品上,經瀝干、干燥、焙燒后得到催化劑成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備步驟a中控制攪拌轉速為100~3000r/min,采用水浴加熱沉淀溫度控制在50℃~90℃,終點pH值控制在7.0~9.0,呈弱堿性,測定合格后停止攪拌,老化1~3h。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備步驟a中控制攪拌轉速為500~2500r/min,終點pH值控制在7.2~8.0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備步驟b中載體粉末經過篩,篩網目數不小于100目。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制備步驟c中催化劑半成品干燥溫度為100℃~120℃,控制干燥時間為1~3h;焙燒溫度為350℃~650℃,焙燒時間為3~5h;壓片強度為120~300N/cm。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的催化劑為蜂窩狀。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堿金屬摻雜改性煤制天然氣甲烷合成催化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摻雜的堿金屬包括鋰、鈉、鉀、銣、銫中的一種或兩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5410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