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及其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7040.3 | 申請日: | 2014-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8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成;付興偉;于劍鋒;王雷;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1D5/16 | 分類號: | F01D5/1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張偉 |
| 地址: | 15007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輪機 葉片 外包 拉筋減振 結構 及其 裝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輪機葉片拉筋減振結構及其裝配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及其裝配方法,屬于艦船動力蒸汽輪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規船用汽輪機動葉片一般采用鉚接式圍帶結構,且為了葉片調頻,在葉片葉身上穿有一道拉筋。此種結構對裝配人員技能要求較高。另外,由于各組圍帶之間的間隙較大,漏汽量較多,并且中間的拉筋也降低了通流流動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的葉片拉筋減振結構存在各組圍帶之間間隙大,漏汽量多,中間的拉筋降低了通流流動效率問題,進而提供一種既能滿足葉片的調頻要求,又具有良好的通流流動效率的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及其裝配方法。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所述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包括葉片和減振拉筋,所述葉片結構為葉片葉身頂部自帶葉冠結構,葉冠上開有減振拉筋安裝槽,減振拉筋安裝槽的槽底為半圓形結構,槽壁為直臂結構,半圓形結構的軸線方向與葉片葉型橫截面的法向相垂直,減振拉筋安裝在減振拉筋安裝槽內,碾壓減振拉筋安裝槽兩側,直臂結構將減振拉筋斂緊并包裹在減振拉筋安裝槽內。
優選的:所述減振拉筋的直徑與減振拉筋安裝槽的半圓形結構的直徑一致。如此設置,減振拉筋與安裝槽配合緊密。
優選的:所述減振拉筋的直徑為3mm。如此設置,滿足了強度要求。
優選的:所述碾壓減振拉筋安裝槽兩側后,兩個直臂結構之間留有間隙。更好地保證了葉片頻率避開率,提高了減振效果。
優選的:所述兩個直臂結構之間的間隙為1mm。
優選的:所述減振拉筋安裝槽兩側開有工藝槽。如此設置,便于碾壓成型。
優選的:所述工藝槽為半圓形槽,直徑為3mm。
本發明所述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的裝配方法,具體步驟為:葉片葉身頂部自帶葉冠的葉片結構整圈裝配完成后,按照減振拉筋的直徑,在葉冠上加工與減振拉筋匹配的一個減振拉筋安裝槽,并在減振拉筋安裝槽的兩側各加工一個工藝槽;經檢驗合格后在減振拉筋安裝槽內裝入減振拉筋,用碾壓工具碾壓葉冠,將減振拉筋斂緊并包裹在減振拉筋安裝槽內,最后將葉冠按照尺寸要求加工到位。
優選的:所述減振拉筋的接頭處位于單只葉冠中間。更好地保證了葉片頻率避開率,提高了減振效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發明為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結構。自帶冠葉片冠與冠間隙非常小,減少了漏汽損失;另外,將葉身穿有的拉筋,調整至葉冠頂部,在保證葉片頻率避開率以及減振效果的同時,降低了通流損失。通過兩個方面的優化,將大大提高流動效率。另外本發明的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結構加工工藝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未安裝拉筋的自帶冠葉片結構圖。
圖中:1-葉片葉身,2-自帶葉冠,3-減振拉筋,2-1為減振拉筋安裝槽,2-2為工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詳細闡述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船用汽輪機自帶冠葉片外包拉筋減振結構包括葉片和減振拉筋3,所述葉片結構為葉片葉身1頂部自帶葉冠2結構,葉冠2上開有減振拉筋安裝槽2-1,減振拉筋安裝槽2-1的槽底為半圓形結構,半圓形結構的軸線方向與葉片葉型橫截面的法向相垂直,減振拉筋3安裝在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內,減振拉筋3斂緊并包裹在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內。
進一步:減振拉筋安裝槽2-1的槽底為半圓形結構,槽壁為直臂結構,半圓形結構的軸線方向與葉片葉型橫截面的法向相垂直,減振拉筋3安裝在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內,碾壓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兩側,直臂結構將減振拉筋3斂緊并包裹在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內。
進一步:所述減振拉筋3的直徑與減振拉筋安裝槽2-1的半圓形結構的直徑一致。如此設置,減振拉筋與安裝槽配合緊密。
進一步:所述減振拉筋3的直徑為3mm。如此設置,滿足了強度要求。
進一步:所述碾壓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兩側后,兩個直臂結構之間留有間隙。更好地保證了葉片頻率避開率,提高了減振效果。
進一步:所述兩個直臂結構之間的間隙為1mm。
進一步:所述減振拉筋安裝槽2-1兩側開有工藝槽2-2。如此設置,便于碾壓成型。
進一步:所述工藝槽2-2為半圓形槽,直徑為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70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