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橋凸緣鍛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4686.6 | 申請日: | 2014-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30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金衍勇;金衍孟;張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華永樂礦山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5/02 | 分類號: | B21J5/02;B21J13/02;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300 浙江省金華市磐***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凸緣 鍛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橋凸緣鍛造工藝。
背景技術
鍛造可以快速、方便的制出與所需零件相差不遠的毛胚件,用鍛造出來的毛胚件再精加工,能夠加快零件生產產量,是一種方便實用的生產方式。凸緣是車橋兩端的套管法蘭,其特點是:中間的孔小又深,輪緣筋比較薄,很不利于成型,中間的深孔模具更不利于脫模,使其鍛造難度大,模具使用壽命低,模具成本很高。用常規模具設計和常規鍛造降低孔的深度,可以減少鍛造難度,但粗糙度高,形狀不規則,增加了機加工余量和難度,使其機加工工序增加,加工時間長,加工成本增加,并且產量很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鍛造方便、脫模快、模具使用率高、節約材料、使得加工簡便、成本低、提高生產產量的車橋凸緣鍛造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車橋凸緣鍛造工藝,所述的鍛造工藝首先進行下料,再進行加熱,加熱后即可進行鐓 坯,鐓 坯成型的零件為凸緣本體,利用分體模具的上模具芯與上模具,采用半開半閉的鍛造模式對凸緣本體的深孔進行第一次沖孔工序,進而對凸緣本體進行切邊處理之后,進行另一頭凹孔的第二次沖孔工序,形狀產生后進行拋丸,對需精加工的部位進行機加工,在出廠前進行防銹處理與打包。
作為優選,所述的深孔第一次沖孔時的采用的上模具芯與上模具為分體結構,并采用順錐度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的深孔第一次沖孔時的上模具芯端部為球頭形狀。
本發明是讓凸緣本體能夠在節約材料的基礎上并且能夠方便加工,能夠快速脫模,分體式的上模具芯與上模具使得模具更換方便,模具的使用率提高,降低了成本,能夠快速完成外形與內孔型腔的鍛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圖1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車橋凸緣鍛造工藝,所述的鍛造工藝首先進行下料,再進行加熱,加熱后即可進行鐓 坯,鐓 坯成型的零件為凸緣本體1,利用分體模具的上模具芯與上模具,采用半開半閉的鍛造模式對凸緣本體1的深孔2進行第一次沖孔工序,進而對凸緣本體1進行切邊處理之后,進行另一頭凹孔3的第二次沖孔工序,形狀產生后進行拋丸,對需精加工的部位進行機加工,在出廠前進行防銹處理與打包。所述的深孔2第一次沖孔時的采用的上模具芯與上模具為分體結構,并采用順錐度配合。所述的深孔2第一次沖孔時的上模具芯端部為球頭形狀。本發明是讓凸緣本體1能夠在節約材料的基礎上并且能夠方便加工,能夠快速脫模,分體式的上模具芯與上模具使得模具更換方便,模具的使用率提高,降低了成本,能夠快速完成外形與內孔型腔的鍛造。鍛造完畢,進行拋丸,可提高凸緣本體1表面粗糙度。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華永樂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金華永樂礦山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46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鉚釘壓鉚裝置
- 下一篇:具有墊高架的彈簧成型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