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依達拉奉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31230.4 | 申請日: | 2014-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1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楊;鄧飛黃;丁菲;賈樹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南京海陵中藥制藥工藝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08 | 分類號: | A61K9/08;A61K31/4152;A61P9/10;A61P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張立榮 |
| 地址: | 21004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依達拉奉 注射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制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穩定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依達拉奉(Edaravone)是吡唑啉酮衍生物中的一種,其化學名為3-甲基-1-苯基-2-吡唑林-5-酮,分子式C10H10N2O,化學結構式如下:
依達拉奉是日本三菱東京制藥公司首先開發,2001年4月4日在日本國被醫療勞動福利部批準臨床使用,商品名該藥在日本上市劑型為水針劑,規格為30mg/20ml,輔料為亞硫酸氫鈉和鹽酸半胱氨酸,通常使用劑量為每次30mg,每日2次,溶于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中靜脈滴注,一般連續使用不超過14天,用于改善腦梗塞急性期的各種精神神經癥狀及各種機能障礙。
由于依達拉奉注射液在制備過程中容易氧化并且容易生產二聚體雜質,影響藥效活性并可能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給生產及臨床使用帶來了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降低依達拉奉注射液制劑中二聚體雜質的含量、防止氧化,本發明提供一種依達拉奉注射液,該注射液具有優良的臨床安全性。
本發明同時提供上述依達拉奉注射液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在溶液中加入抗氧劑和助溶劑并且配制溶液及灌封過程均在氮氣保護下操作,以氫氧化鈉調節pH值,確保制劑在生產過程中質量穩定。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涉及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該注射液由活性成分依達拉奉、抗氧劑亞硫酸氫鈉、助溶劑鹽酸半胱氨酸、注射用水和用于調節pH值的氫氧化鈉組成。
所述亞硫酸氫鈉含量為0.5~20.0mg/ml,優選為0.5~12.0mg/ml。
所述鹽酸半胱氨酸含量為0.5~50.0mg/ml,優選為0.5~40.0mg/ml。
本發明涉及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其中pH調節劑調節溶液的pH值為3.0~5.0,優選pH值為4.0~5.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依達拉奉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將潤濕的依達拉奉、預溶的鹽酸半胱氨酸和亞硫酸氫鈉混合攪拌至溶解,加入活性炭,過濾脫碳,用氫氧化鈉調節pH值為3.0~5.0,超濾,定容,灌裝,流通蒸汽121℃滅菌15min,檢漏,得成品。
上述依達拉奉注射液的制備方法,其中藥液的配置和灌裝過程均在充氮保護下完成。
上述依達拉奉注射液的制備方法,藥液配置至灌裝結束在6h內完成,優選在4h內完成。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依達拉奉注射液,在保證依達拉奉穩定性的前提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優良的臨床安全性。
由于依達拉奉極易氧化且易形成不溶物依達拉奉二聚體,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幾率。本發明的依達拉奉注射液,成份中加入了抗氧劑和助溶劑,同時藥液配置至灌裝結束在6h內完成,嚴格控制時間,同時配置和灌裝過程均在充氮保護條件下進行,可減少二聚體雜質的產生,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
本發明的依達拉奉注射液的制備工藝簡單,輔料均為常見輔料,適于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本發明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制備工藝中,調節pH值后采用超濾,可以有效隔離微生物,提高滅菌效率,縮短滅菌時間,保證依達拉奉的穩定性。
本發明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制備工藝中,滅菌采用流通蒸汽121℃滅菌15min,該滅菌條件可以有效殺滅微生物,同時滅菌時間較短,也可以保證依達拉奉的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依達拉奉注射液,可用于改善腦梗塞急性期的各種精神神經癥狀及各種機能障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采用一些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配方(規格:5ml:10mg)
將處方量的潤濕的依達拉奉、預溶的鹽酸半胱氨酸和亞硫酸氫鈉混合攪拌至溶解,加入活性炭,過濾脫碳,用氫氧化鈉調節pH值為5.0,超濾,定容,灌裝,流通蒸汽121℃滅菌15min,檢漏,得成品。其中,藥液配置至灌裝結束在6h內完成,同時配置和灌裝過程均在充氮保護條件下進行。
實施例2:
配方(規格:5ml:10m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南京海陵中藥制藥工藝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未經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南京海陵中藥制藥工藝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12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