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櫻桃番茄果實生物防腐保鮮劑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6979.1 | 申請日: | 2014-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6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鄭曉冬;閻芙潔;徐仕翔;余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B7/154 | 分類號: | 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櫻桃 番茄 果實 生物 防腐 保鮮劑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果實采后病害防治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櫻桃番茄果實生物防腐保鮮技術。
背景技術
櫻桃番茄形態優美,味道可口,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深受大眾歡迎的水果型蔬菜,在中國大部分省區均有栽培。因櫻桃番茄水分含量高、鮮嫩皮薄、極易損傷,貯藏期間易受病原菌侵染導致采后腐爛,在貯藏和運輸過程中損失現象極其嚴重,影響其市場供應,也嚴重損害農民的經濟收益。目前控制櫻桃番茄采后腐爛最有效的措施是低溫貯藏并結合使用化學殺菌劑,但是低溫貯藏需要較大的投資而且容易造成冷害,另一方面頻繁使用化學殺菌劑易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并且化學藥劑殘留超標會危害人類健康。因此,目前許多研究都在致力于尋求安全、無毒和高效的病害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是近年來新發展的一種采后保鮮技術,因其無毒、無害、無環境污染而深受人們的重視。近幾年的研究中,許多生物拮抗菌在采后病害防治方面顯示出其有效性和使用方便的優勢,其中以假絲酵母屬(candida)、隱球酵母屬(cryptococcus)、畢赤酵母屬(pichia)、紅酵母屬(rhodotorula)、梅奇氏酵母屬(metschnikowia)為主。但是在商業條件下,單獨使用拮抗菌進行抑菌,抑菌效果不夠理想及缺乏一致性會限制其使用。其主要原因是拮抗菌的生長和在果蔬表面的繁殖等都受到諸如溫度、濕度、雨水、風力等環境條件的影響,使其生防效果不夠穩定,譬如生防菌在較低或較高的溫度下的生防效力會大大下降,應用于實際生產中風險較大。此外,相對于化學殺菌劑,拮抗菌的生產成本比較高,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拮抗菌作為果蔬保鮮劑在生產中的應用。
粘紅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已被證明能有效控制水果采后病害。中國發明申請專利《一種用于防治柑橘采后病害的酵母生物制劑制備方法》,申請號:200410015947.6,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治柑橘采后病害的酵母生物制劑制備方法。中國發明申請專利《提高粘紅酵母對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效力的方法》,申請號:201010240638.4,公開了一種利用殼聚糖等物質提高粘紅酵母對果實病害防治效力的方法。中國發明申請專利《柑橘生物防腐保鮮劑》,專利號:ZL201110113838.8,公開了一種由羅倫隱球酵母、粘紅酵母、紅冬孢酵母、水楊酸、生長素、氯化鈣組成的保鮮劑對柑橘進行生物防治。中國發明申請專利《基于酵母、碳酸氫鈉和激發子活性的柑橘生物保鮮劑》,專利號:ZL201110114068.9,公開了一種由羅倫隱球酵母、粘紅酵母、紅冬孢酵母、碳酸氫鈉、生長素和水楊酸組成的柑橘生物保鮮劑。另外,該酵母對蘋果、柑橘、草莓等果實灰霉、青霉采后病害的控制已有報道(孫萍等,2003;王雷等,2008)。
上述專利中涉及的粘紅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1月20日,保藏號為CGMCC?NO.3589。
鼠李糖脂是由銅綠假單胞菌產生的陰離子生物表面活性劑,它兼具良好的化學和生物特性,無毒、可生物降解并且安全可靠,在石油開采、環境污染治理、化妝品、醫藥等領域都有著一定的應用。Kim等(2000)發現從銅綠假單胞菌B5分離出的鼠李糖脂,對于疫霉屬枯萎病和炭疽病有抵抗作用,辣椒和黃瓜在噴灑過含有鼠李糖脂的溶液后,可以很好的抵御病原菌的侵染。Lotfabad等(2013)人發現從兩株本土的Pseudomonas?aeruginosa?MRo1和MASH1中分離出的鼠李糖脂不僅表現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對于革蘭氏陽性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Sotirova等(2012)發現鼠李糖脂與硫代磺酸酯(MTS)的結合使用有協同增效作用,可以降低硫代磺酸酯的殺菌濃度卻得到一樣的殺菌效果。Varnier等(2009)首次發現鼠李糖脂不僅具有直接抑菌功能,還可以作為一種MAMPs,誘導果實產生抗性,使其在采前對病原菌侵染的抵抗力大大增強。
Sha等(2012)人將鼠李糖脂的發酵產物與分離純化后的高純度鼠李糖脂進行比較,發現粗產物與純化物的抑菌效果相當,因此不需要增加繁瑣的操作去提高純度,成本得到降低,這使得鼠李糖脂的商業化應用成為了可能。
專利號為201010136140.3的發明《一種鼠李糖脂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提供了利用保藏號為CCTCC?No:M209237的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ZJU-211制備鼠李糖脂的方法。
參考文獻具體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69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