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理處理器的功率狀態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60938.6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817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D.V.博達斯;E.K.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特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2 | 分類號: | G06F1/32;G06F9/4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楊美靈;陳嵐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理 處理器 功率 狀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管理處理器的功率狀態。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以低等待時間將處理器從深度閑置狀態轉變成活躍狀態。
背景技術
通過將計算裝置的組件置于各種功率狀態,可控制用于計算裝置的電源管理以改進能量效率。在一些情況下,最好可降低計算裝置的組件的功耗。然而,這可造成組件處理工作負載的延遲。在一些現有技術中,組件可被置于低功率狀態,并且隨后相對很快地恢復到更高功率狀態以執行任務。如果組件被置于太低的功率狀態,則它可能不能在所需時間內從功率狀態恢復以服務于任務。然而,如果組件未被置于足夠低的功率狀態,則它可能消耗額外的功率。
因此,最好可確定用于組合的適當低功率狀態。然而,由于難以預測何時組件將從低功率狀態恢復,因此,這可能成為挑戰。因此,一些現有技術電源管理技術由于未在適當時將組件置于低功率狀態,導致額外的功率消耗。相反,一些現有技術管理技術由于未在所需時間內使組件足夠快地從低功率狀態恢復以執行任務,導致低組件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其中可實現本文中所述功率狀態管理技術的計算裝置的框圖;
圖2是可為其實現本文中所述功率狀態管理技術的多核處理器的框圖;
圖3是用于管理處理器的功率狀態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圖4是用于確定何時經輸入/輸出(I/O)裝置生成淺睡(snooze)信號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以及圖5是示出存儲用于管理處理器的功率狀態的代碼的有形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介質的框圖。
相同的標號在整個公開內容和圖形內用于引用類似的組件和特征。100系列中的數字指原來在圖1中存在的特征;200系列的數字指原來在圖2中存在的特征;并以此類推。
具體實施方式
如上所述,現有技術電源管理技術可由于未在適當時將計算裝置的組件置于低功率狀態而消耗額外的功率,或者可由于未在所需時間內使組件足夠快地從低功率狀態恢復以執行任務,導致低組件性能。此類電源管理技術可尤其與計算的處理器相關。計算裝置的處理器未在使用中時,處理器可被置于通常稱為“C狀態”的低功率或閑置狀態。有各種類型的C狀態。每種類型的C狀態由處理器特定C狀態時處理器的功率和從特定C狀態進入或退出到通常稱為“C0狀態”的常規執行或活躍狀態的延遲或等待時間定義。例如,處理器在淺C狀態,例如,“C1狀態”時,處理器可具有相對高的功耗,但可具有從淺C狀態進入或退出到活躍C0狀態的低等待時間。相反,處理器在深度C狀態,例如,“C6狀態”時,處理器可具有低功耗,但可具有從淺C狀態進入或退出到活躍C0狀態的相對高等待時間。
使處理器從深度C狀態轉到活躍C0狀態的退出等待時間可對處理器上計算的性能產生大約數十微秒或在一些情況下數百微秒的延遲。此類延遲可對響應時間且因此對處理器的總體性能有相當大的影響。相應地,本文中所述實施例提供了用于管理處理器的功率狀態的方法、系統和機器可讀介質。更具體地說,本文中所述實施例提供用于響應接收來自輸入/輸出(I/O)裝置的指示即將發生的中斷的信號,使處理器從諸如C6狀態等深度C狀態到諸如C1狀態等更淺C狀態的轉變。這允許一旦在處理器確實收到中斷,便更迅速地將處理器從更淺C狀態轉變成活躍C0狀態。在各種實施例中,響應接收此類信號而將處理器從深度C狀態轉變成淺C狀態可提供用于降低將處理器轉變成活躍C0狀態的退出等待時間。此外,此類信號的使用提供了用于確定處理器何時要從深度C狀態轉變成淺C狀態的確定性技術,從而與用于做出此類確定的當前啟發式技術相比,改進了性能。
在下面的說明和權利要求中,可使用術語“耦合”和“連接”及其衍生詞。應理解,這些術語無意做為彼此的同義詞。相反,在特定實施例中,“連接”可用于指兩個或更多個元素相互的直接物理或電接觸?!榜詈稀笨芍竷蓚€或更多個元素的直接物理或電接觸。然而,術語“耦合”也可指兩個或更多個元件相互不直接接觸,但仍相互合作或交互。
一些實施例可以硬件、固件和軟件之一或組合形式實現。一些實施例也可實現為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上的指令,可由計算平臺讀取和執行以執行本文中所述的操作。機器可讀介質可包括用于以例如,計算機等機器可讀形式存儲或發射信息的任何機制。例如,除其它之外,機器可讀介質可包括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磁盤存儲介質、光存儲介質、閃存存儲器裝置或例如載波、紅外信號、數字信號等電氣、光、聲或其它形式傳播信號或傳送和/或接收信號的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特爾公司,未經英特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09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