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軌運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58954.1 | 申請日: | 2013-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377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B·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B·周 |
| 主分類號: | B61B13/04 | 分類號: | B61B13/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濤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軌 運輸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運輸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單軌運輸系統。
背景技術
現如今,很多有關個人出行的問題都是由于車輛占主導地位所導致,這引發汽車擁堵并且導致環境破壞。過去十年中的環境運動已推動對使用中的交通系統和可能的替代品的關鍵檢查。除少數例外,汽車仍舊是在工業化國家在最受歡迎的運輸方式。顯然,人為所導致的全球變暖的影響正以超出過去數年科學預期的速度發展:氣候科學家建議,人類碳排放量峰值將在2020年前到來。在高密度的城市交通中,存在嚴重威脅生命的化學廢氣。汽車市場在高速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擴張對那些建議的改變造成挑戰。盡管在2020年之前達到峰值碳排放量的目標可能會或者不會實現,但是行為的倫理方式是考慮在基礎水平上影響最廣泛的技術。有關個人和工作出行的現代手段是更多地利用大眾運輸,包括:公交車,重型軌道和輕型軌道,但是顯然,公眾偏向于使用私人汽車。擴張道路以容納更多車輛已經無法跟上市中心中的車輛增長速度。此外,擴張道路從空間、污染和可靠性等角度而言是不期望的。拼車往往不為人所接受。雖然仍舊值得商榷,但是電動車輛的出現可以提供環境方面的優點,但對車輛擁堵影響甚微。
顯然,有必要對于大眾運輸做出巨大改變以通過相對舒適且有隱私性并造成更少環境影響的方式承載更多旅客。一種這樣的方法于此闡述。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描述一種輕型軌道運輸系統。大眾運輸單軌使用工字梁軌道結構,所述工字梁軌道結構具有與下凸緣部分隔開的上凸緣部分,各凸緣部分通過豎直腹板部分結合。車輛的框架具有在腹板部分與下凸緣部分的交叉處的第一側上接觸軌道的一對支撐輪。第三車輪在軌道的第二相反側上接觸上凸緣部分。車輛沿軌道移動,所述軌道形成半連續內嵌式車道。多個這樣的車道平行地定位以構成具有多個右行線路的運輸走廊,其中車輛可以沿相反的兩個方向移動以經過彼此。軌道足夠靈活以使得車輛能夠從一個半連續內嵌式車道移動到相鄰的半連續內嵌式車道。
所述系統按需提供個人和貨物運輸。旅行者可以簡單地走到最近的站臺,從儲物柜中獲得他或她的車輛,將所述車輛放置在支線車道上,并且開始行駛。
所述系統上的乘客通過無線通信將期望目的地從車輛傳送到控制站,并且最佳路徑由計算機自動選擇并且設置。
車輛之間的間距通過從控制站向設置在車輛內的計算機控制器的通信來自動地保持,所述計算機控制器調節加速、制動和其它功能。車道側部傳感器隨時確定所述系統中的所有車輛的位置,以便調節交通流量。手動控制系統可以作為替代而利用。
配置有平行的車道,其中每個車道確定用于特定速度范圍,以使得限速的車輛保持到適當的慢車道,而較高速車輛自動穿梭到較高速車道。
在主線右行車道、旁軌、支線、和站臺之間的移動通過車道與相鄰車道的排列來完成。這通過與運輸相關聯的一條或兩條車道的橫向彎曲來完成,以及車道的彎曲通過機械或者其他方式來完成。
所述系統上的交通能力與多車道高速公路類似,并且作為結果,所述系統就速度而言與汽車行駛相比更有競爭力,并且就環境影響、效率、安全、便捷程度以及與大眾運輸有關的大多數其它問題(最主要是消除交通擁堵)而言具有特別的優勢。由于輕型結構和輕型車輛,該系統的結構并不昂貴。
所述系統的基礎設施由于其輕量構造和輕量的車輛而建造成本低。所述系統的總成本僅為任何類似運輸概念的一小部分。
對于環境的影響低,因為所述系統對空氣質量并無影響,以及從所述系統投射出的噪音水平也遠低于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噪音水平。
這些概念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細節在下面的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中闡述。其它的特征、目的和這些概念的優點將會從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中、以及從權利要求書中獲得。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是安裝在目前描述系統的車道上的車輛框架和車輪的布置的示例性立體圖;
圖3沿圖2中的3-3線取得的剖視圖;
圖4是圖3所示的車道的放大視圖;
圖5是所述系統的一部分的示例性平面示意圖,示出具有沿兩個方向行駛的車輛的多個車道,并且通過虛線指示出右行道;以及
圖6從圖5中取得,示出車輛車道轉移的方法。
各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出相同的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B·周,未經B·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89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