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提供電光對準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58055.1 | 申請日: | 2013-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56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明(設計)人: | K·金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5/183 | 分類號: | H01S5/183;G02B6/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高見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提供 電光 對準 方法 裝置 | ||
領域
本發明的至少一些實施例總地涉及光電器件制造,更具體地涉及提供電光對準。
背景
表面發光源——例如垂直空腔表面發射激光器——一般具有大于邊緣發射激光二極管的光發射面積的光發射面積。一般來說,VCSEL為光學電信產業提供成本效率的方案。
然而,在消費者電子器件產業內,需要節省很多東西以滿足其成本需求。例如,集成到消費者電子(CE)器件(例如智能移動設備)中的VCSEL的封裝需求不同于電信產業中使用的VCSEL的封裝需求。典型地,CE器件的封裝件總尺寸減小,其需要進一步優化以配合到小形狀因子中。
圖1示出典型的表面發射(SE)激光器器件封裝100。如圖1所示,襯底102上的SE激光器器件103被布置在安裝板101上。SE器件103沿背離板103的方向104射出光。為了將SE激光器103整合入封裝件,使用包括棱鏡和透鏡的射線光學透鏡系統106。如圖1所示,光學系統106被安裝在激光器器件103之上以形成大約90°角彎曲光105以耦合至光纖107。
也就是說,當前封裝方案使用具有射線光學透鏡系統的90°彎曲光管以將表面發射(SE)激光器器件整合入薄的移動設備的封裝件內。這種方案需要昂貴的射線光學透鏡系統設計和制造。另外,在制造之后,當前封裝方案需要高成本的精確對準組件。
發明概述
描述了提供電光對準的方法和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在印刷電路板襯底上形成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延伸到襯底的側表面上以形成轉向(turn)。光電管芯被布置在印刷電路板襯底上。印刷電路板襯底上的光電管芯被豎立在安裝板上以提供基本平行于安裝板的光耦合。延伸至印刷電路板襯底的第二表面的電連接器被布置在安裝板上以通過電連接器轉向取代光路轉向以耦合光電管芯。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將從附圖和從下面的詳細說明中變得清楚。
附圖簡述
本文描述的實施例在各附圖中是作為實施例而非作為限制示出的,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相同的元件。
圖1示出典型表面發射(SE)激光器器件封裝。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電光對準的光電器件組件的圖。
圖3A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微型子組件襯底的立體圖。
圖3B1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用于形成微型子組件的完工的微型子組件襯底的側視圖。
圖3B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將光電器件布置在襯底上的預定義位置后的圖,與圖3B1相似。
圖3B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將保護蓋形成在光電器件上之后的圖,與圖3B2相似。
圖3C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安裝板上豎立子組件襯底的表面上的光電器件之后的圖,與圖3B3相似。
圖3D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微型子組件的俯視立體圖。
圖3E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微型光學子組件(MOSA)的橫截面圖。
圖3F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安裝板上豎立襯底上的光電器件之后的側視圖,與圖3E相似。
圖3G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示出豎立在安裝板上的微型光學子組件(MOSA)的側視圖。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MOSA的俯視立體圖。
圖5A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微型子組件襯底的俯視圖。
圖5B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鉆削通路之后的圖,與圖5A相似。
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7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8A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組件的仰視立體圖。
圖8B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安裝板上的圖8A的組件的俯視立體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在安裝板上的組件的俯視立體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微型光學子組件的橫截面圖。
圖11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數據處理系統。
詳細描述
描述了用于提供電光對準的方法和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針對消費者電子器件(CE)應用的低成本和小形狀因數的光電器件封裝。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使用標準構造模塊的低成本、簡化的光學對準,例如針對高比特率光學連接鏈路、細光纜、輕量光纜、消費者光學器件、消費者電子器件、消費者電光器件以及不封閉封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晶像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晶像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80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