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4944.2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29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30 |
| 發明(設計)人: | 谷垣達規;辻村典久;八田健太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B60K1/04;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車輛 電線 連接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強電線束連接電池組和動力單元的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
背景技術
當前,作為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已知有通過在車輛前后方向敷設的強電線束對在電池組的前端部設有的電池側強電連接器端子和在動力單元上設有的單元側強電連接器端子進行連接的構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062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在現有的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中,將電池側強電連接器端子的線束連接面設為與車輛前后方向垂直的面(與車寬方向一致的面),以使得強電線束朝向車輛前后方向連接。因此,存在下述問題,即,在發生前部碰撞而動力單元后退的情況下,如果動力單元和電池組的車輛前后方向間隔較近,則隨著后退,強電線束開始在壓彎狀態下的彎曲,如果繼續后退,則立即成為超過強電線束的彎曲極限的彎曲,從而有時會導致強電線束損壞。
其結果,在車輛前后方向配置動力單元和電池組時,需要將動力單元和電池組的車輛前后方向間隔設為考慮發生前部碰撞時的動力單元的后退量而充分隔開的間隔,電池組的車載布局自由度受到限制。
本發明就是著眼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其在發生前部碰撞時,即使動力單元由于沖擊力而向車輛后方后退,也能夠防止強電線束損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以下述構造作為前提,即,具有:電池組,其配置在車輛的底板位置;動力單元,其配置在所述電池組的車輛前方位置;以及強電線束,其對在所述電池組的前端部設有的電池側強電連接器端子和在所述動力單元上設有的單元側強電連接器端子進行連接。
在該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中,將所述電池側強電連接器端子的線束連接面,以使所述強電線束相對于車輛前后方向而向車寬方向外側傾斜地連接的方式,設為線束連接傾斜面。
發明的效果
因此,對電池組和動力單元進行連接的強電線束連接為,相對于車輛前后方向而向車寬方向外側傾斜。
因此,即使動力單元與強電線束發生干涉,在電池側強電連接器端子側,動力單元與相對于車輛前后方向而向車寬方向外側傾斜地敷設的強電線束也成為由傾斜引起的接觸干涉。即,即使由于發生前部碰撞而動力單元向車輛后方后退,伴隨著進一步的后退,也僅限于使強電線束的向車寬方向外側的傾斜角變大,或者使強電線束的彎曲量變大。
如上所述,通過構成為將相對于動力單元的后退的與強電線束的干涉限定為由傾斜引起的接觸干涉,從而在發生前部碰撞時,即使動力單元由于沖擊力而向車輛后方后退,也能防止強電線束損壞。
其結果,與將強電線束沿車輛前后方向敷設的情況相比,能夠將動力單元和電池組的車輛前后方向間隔以更接近的間隔配置,能夠提高電池組的車載布局自由度。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采用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小型客車型的電動汽車的概略側視圖。
圖2是表示采用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小型客車型的電動汽車的概略仰視圖。
圖3是在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中示出電池組BP的整體斜視圖。
圖4是在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中示出卸掉電池殼體上蓋的電池組BP的斜視圖。
圖5是在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中示出電池組BP和動力單元PU的連接結構的俯視圖。
圖6是示出在實施例1的電池組BP的前端部設置的各連接器端子的剖面結構的放大剖視圖。
圖7是示出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中的PTC加熱器線束的敷設結構以及PTC加熱器用連接器端子和后動力單元安裝部的位置關系的放大剖視圖。
圖8是示出實施例1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斜視圖,是從電動機室側觀察板通道部時的強電線束的彎曲敷設結構的斜視圖。
圖9是示出在發生前部碰撞時動力單元向車輛后方后退的情況下的后動力單元安裝部和強電線束的防止干涉作用的作用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1,說明實現本發明的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最優方式。
實施例1
首先,對結構進行說明。
將實施例1的電動車輛的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結構分為“搭載有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電動汽車的概略結構”、“電池組BP的詳細結構”、“強電線束連接結構”而進行說明。
【搭載有強電線束連接構造的電動汽車的概略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49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