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處理艙底污水和污泥的設備和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80039510.3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7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K-R·維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GEA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38 | 分類號: | C02F1/38;C02F11/12;C02F101/3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閆娜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處理 污水 污泥 設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凈化艙底污水的設備,該設備至少具有如下特征:
A)用于艙底污水的艙底污水箱(1),
B)用于從要凈化的艙底污水中分離油相(O)和固體狀的污泥相(S2)的離心分離機(6),和
D)用于收集已分離的油相(O)和污泥相(S2)的污泥收集箱(10),
其特征在于,
E)污泥收集箱(10)具有回流管路(L12),該回流管路通到設置在用于艙底污水的艙底污水箱(1)和離心分離機(6)之間的管路(L1)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止回閥(V8)在艙底污水箱下游連接到回流管路(L12)中。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止回閥(V7)在艙底污水箱下游連接在管路(L1)中。
4.按照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艙底污水泵(P1)在止回閥下游并且在回流管路(L12)通到管路(L1)中的進口下游連接到管路(L1)中。
5.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艙底污水泵(P1)的功率大于污泥泵(P3)的功率。
6.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回流管路(L12)所通入的管路(L1)設置在用于艙底污水的艙底污水箱(1)和艙底污水泵(P1)之間。
7.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回流管路(L12)所通入的管路(L1)是抽吸管路(L1)。
8.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路(L12)設置在污泥收集箱的底板中和/或污泥收集箱(10)的下三分之一的壁上。
9.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泵(P3)的功率在運行時小于艙底污水泵(1)的功率的25%、優選小于艙底污水泵的功率的15%。
10.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具有污泥濃縮裝置(11)。
11.一種用于利用按照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來混合處理艙底污水和污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驟:
a)在艙底污水箱(1)中提供艙底污水;
b)將艙底污水從艙底污水箱(1)進一步引導到離心分離機(6)中;
c)在離心分離機(6)、優選分離器中通過從污水相(W)中分離油相(O)和污泥相來凈化艙底污水;
d)在污泥收集箱(10)中收集污泥相(S2)和油相(O);并且
e)至少部分地使污泥相(S2)從污泥收集箱(10)回流到離心分離機(6)中或者回流到所述設備的連接在離心分離機上游的元件中。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艙底污水的油含量在艙底污水澄清之前少于25體積%。
13.按照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步驟b),在進一步引導艙底污水期間進行對艙底污水的過濾和/或加溫。
14.按照上述權利要求11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步驟e),一旦分離器實施固體排空或者當觸發警報時,所述回流被中斷。注意:警報能夠是:溫度過高、超出分離器振動極限值等等。
15.按照上述權利要求11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離心分離機中排出的污泥相(S2)的固體含量在引入污泥收集箱(10)之前被進一步減少。
16.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體含量的減少利用壓力機或者在沉淀槽(11)中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GEA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GEA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395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強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強化玻璃基板
- 下一篇:穿過石墨烯膜的加速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