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4669.8 | 申請日: | 2013-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2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長野留美;井口豐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L11/18;H01M2/10;H01M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勁松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電池 排氣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蓄電池罩內的氣體排出到外部的排氣構造。
背景技術
例如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在收納于殼體內的狀態下搭載于車輛,作為將在該殼體內產生的氣體排出到外部的構造,已知有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構造。該構造中,將用于向車室外排出氣體的專用配管與殼體連接,且將該專用配管引出到車室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13999號公報
但是,為了確保車室內空間或行李箱的空間,電動汽車的蓄電池有時配置于座位下或控制箱等車室內。在這種情況下,將與蓄電池連接的電線等引出到殼體外部,并進一步將該電線通過形成于底板或發動機擋板的孔而引出到車室外的發動機室內。
因此,如上所述,在為了排出殼體內的氣體而配設專用配管的情況下,需要額外在發動機擋板或底板等車身面板上設置用于將該配管引出到車室外的孔,設于車身面板的孔會增加用于設置氣體排出用的配管的部分。其結果,噪音易于通過形成于車身面板的孔而從車室外進入車室內。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目的在于,不在車身面板上設置將氣體排出用的配管引出到車室外的專用孔,就可以使蓄電池罩內的氣體排出到車室外。
本發明的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具備:蓄電池罩,其覆蓋蓄電池;第一軟管,其在設于蓄電池罩的貫通孔的位置與所述蓄電池罩連接;電線,其插通于第一軟管,通過設于車身面板的電線導出孔而引出到車室外,并與所述蓄電池電連接,其特征在于,形成于電線和第一軟管之間的間隙與所述蓄電池罩內側的間隙連通,使第一軟管的端部位于與電線導出孔對應的位置,并使形成于電線和第一軟管之間的間隙的開口部面向車室外。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是表示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的剖面圖;
圖2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是表示圖1的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的立體圖;
圖3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是表示相對于圖2從蓄電池罩拆下強電電纜的連接器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4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a)是表示強電電纜的連接器周邊的立體圖,(b)是表示相對于(a)省略軟管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5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是表示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的剖面圖;
圖6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是圖5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7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是表示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的立體圖;
圖8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是表示蓄電池罩的排氣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9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是與圖5對應的圖(剖面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是與圖5對應的圖(剖面圖)。
符號說明
1、101A、102A、101B、102B、301A、302A、301B、302B、401A、402B、405蓄電池罩
1a、101A1、101A2、101B1、101B2、102A1、102B1、102B2貫通孔
3、103A、103B、303A、303B、403A、403B電池模塊
5接線盒(電氣部件)
9發動機擋板
9a發動機擋板的電線導出孔
11發動機室(車室外)
13、113a、113b、113c強電電纜的電線主體(電線)
15強電電纜的連接器
19、119a第一軟管
119b、119c、119d第二軟管
19d軟管的端部
21網狀管(網狀部件、流體透過部件)
23安裝凸緣
31、33、160a、160b、160c、160d、316A、316B、416A、416B連通路(空間)
35、171A、172A、171B、172B、371A、372A、371B、372B、471A、472B、473氣體回收用空間
37間隙向發動機室的開口部
151A、152A、151B、152B氣體排出口
310A、310B、410A、410B氣體導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其次,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蓄電池殼體的排氣構造的實施方式。此外,在以下附圖的記載中,對于相同或類似的部分標注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但是,附圖是示意圖,應留意各尺寸的比例與現實有所不同。因此,具體的尺寸等應參照以下的說明進行判斷。另外,附圖相互之間也可以包含尺寸的關系或比例相互不同的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46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包含金屬前體納米顆粒的油墨
- 下一篇:車輛用加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