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動器控制裝置、制動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2929.8 | 申請日: | 2013-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14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16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真也;橫山篤;小林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T8/17 | 分類號: | B60T8/17;B60L7/24;B60T8/2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孫蕾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動器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的制動器控制裝置以及制動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在HEV(混合動力汽車)、EV(電動汽車)等電動車輛中,在制動時,一般除了油壓式的摩擦制動器以外,還并用再生制動器。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通過并用設置在上游側的主氣缸和設置在下游側的制動器傳動裝置來進行再生協調控制,從而實現了再生制動時的車輛行動的穩定化的電動車輛的控制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236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控制裝置中,以不使再生制動輪的制動轉矩分配變得過多的方式決定再生轉矩,以補充該再生轉矩相對目標制動轉矩的不足量的方式,計算摩擦制動器轉矩來控制制動器傳動裝置,從而進行再生協調控制。但是,在這樣的控制方法中,無法根據車輛的狀態,使基于主氣缸的上游制動器壓和基于制動器傳動裝置的下游制動器壓最佳化,因此無法發揮高的制動器性能。
本發明是鑒于以上那樣的問題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實現能夠發揮高的制動器性能的再生協調控制。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制動器控制裝置被搭載于具備一對驅動輪以及一對非驅動輪的車輛上。搭載該制動器控制裝置的車輛具備:多個制動器裝置,與驅動輪以及非驅動輪的各個對應地設置,對各輪提供基于制動器液壓的制動力;主氣缸,針對各制動器裝置產生共用的制動器上游壓;制動器傳動裝置,根據制動器上游壓,針對各制動器裝置單獨地產生制動器下游壓;以及再生制動部,對驅動輪進行再生制動。制動器控制裝置在利用再生制動部進行再生制動時,以使針對與驅動輪對應的各制動器裝置的制動器下游壓比制動器上游壓減壓、使針對與非驅動輪對應的各制動器裝置的制動器下游壓比制動器上游壓升壓的方式,控制制動器上游壓以及制動器下游壓。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制動器控制方法應用于車輛,該車輛具備一對驅動輪以及一對非驅動輪,還具備:多個制動器裝置,與驅動輪以及非驅動輪的各個對應地設置,對各輪提供基于制動器液壓的制動力;主氣缸,針對各制動器裝置產生共用的制動器上游壓;制動器傳動裝置,根據制動器上游壓,針對各制動器裝置單獨地產生制動器下游壓;再生制動部,對驅動輪進行再生制動;以及制動器控制裝置,控制制動器上游壓以及制動器下游壓。在該制動器控制方法中,在利用再生制動部進行再生制動時,通過制動器控制裝置控制制動器上游壓以及制動器下游壓,使針對與驅動輪對應的各制動器裝置的制動器下游壓比制動器上游壓減壓,使針對與非驅動輪對應的各制動器裝置的制動器下游壓比制動器上游壓升壓。
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能夠發揮高的制動器性能的再生協調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電動汽車的系統結構的圖。
圖2是示出綜合ECU中的運算內容的圖。
圖3是示出與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有關的部分的結構的圖。
圖4是示出基于驅動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概要的圖。
圖5是示出基于非驅動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概要的圖。
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基于前后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概要的圖。
圖7是示出基于前后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控制塊的圖。
圖8是示出基于前后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運算流程圖的圖。
圖9是示出基于前后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運算流程圖的圖。
圖10是示出基于前后輪制動力校正方式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運算流程圖的圖。
圖11是示出制動器踏板踩下時的過渡行動的例子的圖。
圖12是示出制動器踏板松開時的過渡行動的例子的圖。
圖13是制動器系統的管線圖。
圖14是示出初始狀態下的制動器系統的動作的圖。
圖15是示出通過泵進行了升壓時的制動器系統的動作的圖。
圖16是示出使向右后輪側的輪缸的制動液升壓了時的制動器系統的動作的圖。
圖17是示出使向左前輪側的輪缸的制動液減壓了時的制動器系統的動作的圖。
圖18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再生協調制動器控制的概要的圖。
圖19是示出目標制動力分配的選擇處理的流程圖的圖。
(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未經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29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