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重型載貨汽車左置取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82137.5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75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波;馬書會;連水梅;劉森;劉鑫;王穎;李發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25/06 | 分類號: | B60K25/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 地址: | 25000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重型 載貨 汽車 左置取力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速齒輪傳動裝置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重型載貨汽車左置取力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重型載貨汽車變速器品種繁多,變速器應用在各類不同車型時,對取力器的取力方式、取力位置要求越來越多。目前我公司生產的HW系列變速器只能采用右下取力的一種取力形式,為適應市場對多種取力方式的要求,需要開發一種新型左置取力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變速器的取力方式、取力位置單一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重型載貨汽車左置取力器,它采用副箱左副軸取力,增加變速器的取力方式,擴大取力器的應用范圍、滿足各類專用車以及改裝市場的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新型重型載貨汽車左置取力器,所述取力器采用變速器副箱加長副軸取力的方式,安裝在變速器左上角;取力器前殼與變速器后殼相連,取力器后殼通過連接螺栓再與取力器前殼相連;取力器空心軸設置在變速器副箱加長副軸上,變速器副箱加長副軸通過花鍵連接將動力傳遞給取力器空心軸,然后再傳遞給設置在取力器空心軸外側的滑套,滑套與輸入齒輪同軸設置,并可滑動連接,取力器空心軸的動力經滑套傳給輸入齒輪,再經輸出齒輪軸、輸出法蘭將動力輸出。所述取力器前殼與變速器后殼之間設置有油封將變速器與取力器的油路分開,取力器單獨加油。所述取力器后殼的上部設有加油、通氣共用的加油、通氣螺塞;取力器后殼的下部設有放油螺塞。所述取力器后部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包括氣缸體、活塞和回位彈簧,所述氣缸體固定在取力器后殼上,活塞設置在氣缸體內,活塞外端與氣缸體之間設置有回位彈簧,活塞的另一端連接撥叉軸總成,活塞可帶動撥叉軸總成移動,撥叉軸總成帶動滑套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維修方便等優點。滿足了對取力器安裝位置有特殊要求的用戶,并可實現在變速器上同時裝配兩個后取力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后部視圖;
其中1.滑套,2.油封,3.取力器空心軸,4.變速器副箱加長副軸,5.變速器后殼,6.取力器前殼,7.撥叉軸總成,8.活塞,9.回位彈簧,10.輸入齒輪,11.輸出齒輪軸,12.輸出法蘭,13.取力器后殼,14.加油、通氣螺塞,15.連接螺栓,16.放油螺塞,17.掛檔氣孔,18.氣缸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新型重型載貨汽車左置取力器,取力器前殼6與變速器后殼5相連,取力器后殼13通過連接螺栓15再與取力器前殼6相連;變速器副箱加長副軸4通過外花鍵與取力器空心軸3的內花鍵連接,將動力輸入取力器,然后經滑套1傳給取力器輸入齒輪10,再經輸出齒輪軸11、輸出法蘭12將動力輸出。
所述取力器前殼6與變速器后殼5之間設置有油封2,將變速器與取力器的油路分開,避免由于油位差使取力器的油流入變速器,導致取力器缺油,而潤滑不良。所述取力器后殼13上部設有加油、通氣螺塞14;取力器后殼13下部設有放油螺塞16。
取力器后部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包括氣缸體18、活塞8和回位彈簧9,所述氣缸體18固定在取力器后殼13上,活塞8設置在氣缸體18內,活塞8外端與氣缸體18之間設置有回位彈簧9,活塞8的另一端連接撥叉軸總成7,活塞8可帶動撥叉軸總成7移動,撥叉軸總成7帶動滑套1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操縱方式為單向氣操縱,在取力器后殼13上設置有掛擋氣孔17,可給活塞8一側通氣壓為0.5~0.8Mpa的高壓氣體;初始位置活塞8在回位彈簧9彈簧力的作用下處于摘擋位置。
當取力器掛擋時,掛擋氣孔17通氣,由于高壓氣體的作用力大于回位彈簧9的彈簧力,氣壓推動活塞8移動,活塞8帶動撥叉軸總成7、滑套1移動,滑套1把輸入齒輪10和空心軸3連成一體,動力通過輸出法蘭12輸出;當取力器摘擋時,掛擋氣孔17排氣,回位彈簧9的彈簧力推動活塞8移動,活塞8帶動撥叉軸總成7、滑套1移動到摘擋位置,使滑套1不與輸入齒輪10相連,從而動力不輸出。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821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