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模擬試驗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2328.2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98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肖平;張宏;張弛;田麗;高洪;戴劍;孫衛強;于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順利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再生制動 能量 回收 系統 模擬 試驗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模擬試驗臺。
背景技術
當前,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問題。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地球上的石油只能維持40年左右時間,也就是說以廉價的石油作為動力源的傳統汽車將來必然被淘汰,于是世界各國都致力于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及普及。但動力電池比功率低、比能量小、一次充電續駛里程短成為電動汽車的瓶頸技術。為了提高電動汽車一次充電續駛里程,當前工程技術人員致力于電動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的研究。
目前,對電動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的研究實驗還是實車實驗為主,這造成了實驗成本高、實驗安全性低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雖然也有工程設計人員設計了一些再生制動試驗臺,但其結構過于簡單,不能進行多種工況的電動汽車工況的模擬,使其應用受到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能夠模擬多種工況的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模擬試驗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模擬試驗臺,包括主控制模塊、發動機、發動機控制器、電動機、電機控制器、第一動力合成裝置、第二動力合成裝置、兩個飛輪、制動模擬模塊和與電動機連接的蓄電池,發動機和電動機與第一動力合成裝置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第一動力合成裝置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二動力合成裝置的動力輸入端通過電磁離合器連接,第二動力合成裝置的動力輸出端分別與兩個飛輪連接,主控制模塊與發動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制動模擬模塊、蓄電池和離合器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制動模擬模塊包括滑線變阻器、張力控制器和磁粉制動器,張力控制器與滑線變阻器和所述主控制模塊電連接,磁粉制動器設在張力控制器和所述飛輪之間。
所述發動機和電動機與所述第一動力合成裝置的動力輸入端之間設有電磁離合器,電磁離合器與離合器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主控制模塊為內置有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的PC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加入發動機、設置兩個飛輪儲能元件、設置磁粉制動器等元件,使試驗臺能夠模擬更多的電動汽車運行工況,從而使試驗臺的實用性得到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試驗臺的原理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第一磁粉制動器;2、第一飛輪;3、第二動力合成裝置;4、第二飛輪;5、第二磁粉制動器;6、第一電磁離合器;7、第一動力合成裝置;8、第一張力控制器;9、第一滑線變阻器;10、第二張力控制器;11、第二滑線變阻器;12、第二電磁離合器;13、發動機;14、第三電磁離合器;15、電動機;16、電機控制器;17、蓄電池;18、電池控制器;19、離合器控制器;20、主控制模塊;21、發動機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再生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模擬試驗臺,包括主控制模塊20、發動機13、發動機控制器21、電動機15、電機控制器16、第一動力合成裝置7、第二動力合成裝置3、兩個飛輪、制動模擬模塊和與電動機15連接的蓄電池17,發動機13和電動機15與第一動力合成裝置7的動力輸入端連接,第一動力合成裝置7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二動力合成裝置3的動力輸入端通過第一電磁離合器6連接,第二動力合成裝置3的動力輸出端分別與兩個飛輪連接,第一電磁離合器6受離合器控制器19控制進行分離和結合,主控制模塊20與發動機控制器21、電機控制器16、制動模擬模塊、蓄電池17和離合器控制器19電連接,以實現控制。
具體地說,發動機13和電動機15的輸出軸與第一動力合成裝置7的動力輸入端之間各設有一個電磁離合器,分別為第二電磁離合器12和第三電磁離合器14,第二電磁離合器12和第三電磁離合器14受離合器控制器19控制進行分離和結合,控制發動機13和電動機15的動力傳遞和中斷。電機控制器16用來調節作用在電動機15電樞兩端的平均電壓,控制電動機15在制動與電動模式之間的轉換,以此實現加減速。第一動力合成裝置7和第二動力合成裝置3為現有技術,主要依照差速器的原理,在實現差速的同時,第一動力合成裝置7塊可以實現混合動力驅動,第二動力合成裝置3可以保證在左右制動力轉速不一的情況將不同轉矩通過其合成一個轉矩送往電動機15,帶動電動機15旋轉產生電能。另外,在第二動力合成裝置3的動力輸出軸與飛輪之間還可以設置機械式無級變速器,該變速器其速比具有連續性,保證穩定性的同時可以控制速比調控不定車速達到一定速度范圍,以保證電動機15的正常發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23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制備氧化鉬納米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平板星空喚醒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