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弓形橋洞的橋梁的防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2313.6 | 申請日: | 2013-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33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光華 |
| 主分類號: | E01D19/02 | 分類號: | E01D19/02;E01F15/14;E02B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弓形 橋洞 橋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的船撞保護技術,尤其涉及用于弓形橋洞的橋梁的防撞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大量跨海、跨江、跨河橋梁不斷興建。而這種橋梁本身所處的江、河、湖、海域大都是繁忙的航道,其水流、波濤、風浪等情況復雜,橋梁不可避免地承擔著一定的船舶碰撞的風險。在非狀況下,船舶碰擦或撞擊橋梁的橋墩或橋架時,具有一定速度的船舶的動量很大,按照動量定理:mv1-mv2=F△t,△t是瞬間,因而其撞擊力是巨大的,毀損橋梁時有發生。
目前,在江河湖海的橋梁的橋洞大多數是弓形的,船只過往橋洞時,船只偏航撞到橋墩,或船只頂部高出橋梁的凈高,與橋架發生碰撞;碰撞橋梁是由以下因素影響:潮夕的不確定性;潮水的變化;水流的變動;航道的變化;風浪天氣的變幻;船舶技術狀況及偽規操作;船員素質低、駕駛人員安全意識和情緒等非狀態下航行,出現船只正插、正撞、側碰、側撞、偏轉撞擊,因此橋梁必須設置防撞裝置,保護橋梁的安全。
船只過往橋洞時,因某些原因,使船只行駛發生了偏移或偏轉,使船撞橋梁的橋架。所以在重要的橋梁的橋架必需設置導航糾偏的限高防撞的防撞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用于弓形橋洞的橋梁的防撞裝置,它能有效地防護船只撞擊橋梁,對防撞裝置內側的橋梁橋墩或橋架起到保護作用,并要求防撞裝置堅固耐用,容易安裝施工,容易維護保養及修理。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弓形橋洞的橋梁的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橋梁橋墩或橋梁橋基的前、后區域的墩臺或基臺,在墩臺或基臺上設置防撞的導航架,其中,墩臺或基臺由樁基與承臺組成,防撞的導航架安裝在承臺上。
上述防撞的導航架由導航構架和導航頭部組成,其中,導航構架是貫穿于橋洞的航道側,導航頭部是導航架位于航道側邊呈現向外擴張的流線形的頭部或導航架位于航道側邊呈現向外擴張的斜面的頭部。
流線形的頭部常用于輪船、火車、汽車、飛機的頭部,本方案將流線形的頭部應用于導航構架的頭部結構,當船撞防撞構架的流線形頭部時,產生切向分力,使船只離開橋墩,向航道中移動,起到有效的導航作用;
在機床行業:機床上的導軌常采用一側或二側為斜面的導軌,本方案將斜面的頭部應用于導航構架的頭部結構,起到有效的導航作用。
上述的防撞的導航架可以直接套裝在柱形承臺上,也可以通過連接部件安裝在承臺上。
上述處于墩臺或基臺的承臺上的防撞的導航架部分設有導航架的重平衡裝置。
上述導航架的重平衡裝置是由導航架的平衡架、重錘、平衡索及吊塔組成的重錘式的重平衡裝置。
上述導航架的重平衡裝置是由導航架的平衡架、液壓平衡油缸、平衡索及吊塔組成的液壓平衡油缸式的重平衡裝置。
在上述的墩臺或基臺的航道側,設置包括支架和支承的用于托舉導航架的輔助支承。
在上述的墩臺或基臺的承臺上安裝著直線移動機構,防撞的導航架是通過直線移動機構與墩臺或基臺的的承臺連接,并在直線移動機構的前后方,在承臺上安裝著緩沖裝置,導航架的端部或直線移動機構的移動部件的前后端與緩沖裝置連接或接洽,緩沖裝置既在導航架受撞時,接受船撞的撞擊能,又在導航架導航,使船只離開后,在緩沖裝置的反作用下,導航架回位。
上述直線移動機構是由拖板或滑塊與直線的導軌組成的直線導軌移動機構,或是由拖板或滑塊與直線的滑槽組成的直線滑槽移動機構。
處于橋梁橋墩或橋梁橋基的前后區域的防撞的導航架部位上,設置平行于橋架的限高防撞架,該限高防撞架的凈高與橋架凈高等高,限高防撞架的底面的形狀與橋架的底面的形狀相符。
上述限高防撞架的外側布設著輔助緩沖器或緩沖件,處于航道二側的限高防撞架由繩或索或網或鏈或帶等柔性連接裝置連接。
在上述導航架的側邊或周邊布設著緩沖器或緩沖件。
在上述導航架的航道側邊布設著導航消能的滾輪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光華,未經楊光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23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