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束除氧與初步鑄錠耦合制備多晶硅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7322.3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9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安廣野;郭校亮;王登科;姜大川;譚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28/06 | 分類號: | C30B28/06;C30B29/06;C01B33/0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34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束 初步 鑄錠 耦合 制備 多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多晶硅鑄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子束熔煉除氧與長晶技術耦合制備多晶硅的裝置。
背景技術
冶金法制備太陽能級多晶硅技術作為發展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制備技術的必經之路,目前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并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冶金法提純多晶硅是指采用物理冶金手段,在硅不參與發生化學反應的情況下,依次去除硅中的各種雜質元素(磷、硼、氧及金屬)的方法,它不是單一的制備方法,而是一種集成法,主要利用飽和蒸汽壓原理、偏析原理及氧化性差異原理,分別采用不同的工藝方法,來去除硅中的雜質元素,從而得到滿足太陽能多晶硅純度要求的硅料。例如,利用介質熔煉技術去除硅中的硼雜質,利用定向凝固去除硅中的金屬雜質,利用電子束熔煉技術去除硅中的磷雜質,將三種熔煉工藝集成為一條工藝路線,經過三種工藝過程,從而得到太陽能級多晶硅。
在冶金法工藝中,硅料的磷、硼、金屬等雜質均可通過有效的工藝手段去除,達到了較理想的效果。但是,近年來,在對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光電轉化效率的研究中發現,氧元素的含量對電池片的光電轉化效率與產生重要影響。但是,現有技術中,對氧元素的去除效果不佳。
在冶金法的鑄錠等工藝中,坩堝中的氧元素或通入氣體中的氧元素不可避免地會進入到硅料中,是氧雜質產生的主要原因。傳統的測試硅中氧含量的普遍方法為紅外光譜,用紅外光譜分別對高純硅料與混料(鑄鑄后的邊角料與高純料混合)進行檢測,兩種料中氧的含量相關不大。這也導致了冶金法工藝中引入的氧雜質未受到重視。
實際上,在硅中氧元素有兩種狀態:替代位,即氧代替了硅的位置;間歇位,即氧在硅原子的間隙中。傳統的測試硅中氧含量的紅外光譜只能檢測間歇位的氧含量,不能真實反映兩種硅料中的氧含量水平。經申請人的實驗測試,替代位的氧會釋放電子,與硅中雜質磷產生的作用相似,能夠影響多晶硅電池片光電轉化效率。申請人通過二次離子質譜儀多次檢測,在上述兩種硅料中,氧元素含量相差很大,主要是替代位的氧元素含量的差別。
因此,對于冶金法中多晶硅中引入的雜質氧不能忽視,尤其在鑄錠工藝結束后,底料中氧含量為4~20ppmw,不符合生產要求,必需尋求有效的手段降低硅中雜質氧的含量。
對于氧雜質的去除方法,檢索到實用新型專利CN20081007092.5,一種降低金屬硅中氧、碳含量的方法,該實用新型采用在硅液中吹入氧氣、氫氣和水蒸氣,使氫氣和氧氣在硅液中反應產生局部高溫,使硅液中的氧、碳元素隨氣體排放而去除,但是該方法需要在硅熔融狀態下通入氧氣和氫氣,操作難度大,危險性高,氧的去除效果不佳。
電子束熔煉技術,作為冶金法工藝流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去除硅中氧和磷。長晶技術作為制備最終滿足生產硅片要求的環節,是冶金法的最終環節。但目前,冶金法工藝過程中,電子束熔煉技術與長晶技術為兩個獨立的環節,一般是將電子束熔煉后的硅料,經過破碎、清洗過程后,所得到的硅料再放入鑄錠爐內進行再次熔煉,進行長晶,得到滿足生產硅片要求的鑄錠。但在這個流程中,電子束熔煉技術及長晶技術均涉及到硅料的熔化及凝固過程,同時,電子束熔煉后的硅料,需要經過噴砂、破碎、清洗、烘干后,才能進入長晶環節,增加了整體投資,且生產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上述不足問題,提供一種電子束除氧與初步鑄錠耦合制備多晶硅的裝置,更加高效地去除硅中的氧雜質元素,大大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總能耗。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子束除氧與初步鑄錠耦合制備多晶硅的裝置,爐體頂部通連安裝有電子槍,側部上端開有充氣閥,下端開有放氣閥,爐體內放置有石英坩堝,石英坩堝外壁由內向外依次環繞有石墨加熱器和石墨碳氈,石墨碳氈頂部安裝有保溫蓋,石英坩堝底部中央位置開設有孔,且石英坩堝底部安裝有水冷銅底座。
孔的面積優選為石英坩堝底部面積的20~35%。
采用的工藝方法,步驟如下:
(1)裝料:將硅粉放入石英坩堝鏤空孔內,至剛填滿底部孔的區域;將多晶硅鑄錠底料破碎后清洗烘干,裝入石英坩堝內,關閉保溫蓋;
(2)抽真空:打開真空泵組,對爐體和電子槍抽真空;
(3)熔化:調節石墨加熱器功率使硅料全部熔化;
(4)電子槍預熱并保溫:設置高壓預熱,關閉高壓;設置電子槍束流預熱,關閉束流;降低石墨加熱器功率,保持硅料處于液態;
(5)電子束熔煉除氧:打開真空裝置蓋后,同時開啟電子槍高壓和束流,穩定后轟擊多晶硅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73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