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車前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1330.7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3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曾必強;謝書港;崔東;方銳;張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0K1/00 | 分類號: | 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利于 碰撞 性能 新能源 汽車 前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整車技術,尤其是涉及汽車安全的電控模塊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正常運行需要電機控制器、充電控制器、高壓控制器等電控模塊。這些模塊通常安裝在前艙橫梁支架上,橫梁兩端與前縱梁搭建。當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時前艙橫梁將會發生大變形,安裝點較容易發生斷裂或脫開,導致電控模塊發生大位移的侵入和翻轉。電控模塊如果發生大范圍移動和翻轉有可能導致高壓放電或短路,導致車輛起火燃燒。電控模塊大范圍侵入擠壓防火墻還可能侵入乘員空間導致乘員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過程中有效避免前艙電控模塊不可預測的位移和翻轉,并控制其較大的侵入量和翻轉幅度。保證在碰撞過程中不會造成帶電金屬件的裸露和短接,進而保證車輛及人員的安全。同時保證在碰撞過程中電控模塊擠壓防護墻侵入量可控,不會危害乘員生存空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有利于碰撞性能的新能源汽車前艙,包括電控模塊、動力總成模塊和動力總成懸置部件,所述動力總成與車身通過所述動力總成懸置部件連接,電控模塊直接固定安裝到動力總成模塊上,電控模塊外形與動力總成模塊上部空間相適應。
進一步,電控模塊通過螺釘連接在動力總成模塊上部。
進一步,電控模塊包括電機控制器、充電控制器和高壓控制器。
進一步,電機控制器、充電控制器和高壓控制器分別固定在動力總成模塊上。
進一步,充電控制器和高壓控制器上下布置后固定在動力總成模塊上。
進一步,電控模塊由大規模集成線路板和電控模塊外殼組成。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取消了前艙專用電控模塊安裝橫梁,簡化了前艙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
2、在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過程中通過對動力總成與電控模塊組合體運動路徑的合理設計,消除了需要分別對動力總成和電控模塊進行運動路徑設計中其相互沖突和矛盾的難點,降低了設計難度,能夠式有效控制電控模塊的運動方和運動量,降低了漏電、起火等可能危害車輛和人員的安全隱患,避免電控模塊擠壓防火墻侵入乘員空間的傷害。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電機變速箱總成???2、電機控制器???3、高壓控制器
4、充電控制器???????5、安裝螺釘?????6、連接懸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汽車前艙包括電控模塊、動力總成模塊和動力總成懸置部件,所述動力總成模塊即電機變速箱總成1,與車身通過連接懸置6連接。電控模塊包括電機控制器2、充電控制器4和高壓控制器3,它們直接固定安裝到電機變速箱總成1上部,電控模塊各控制器的外形與電機變速箱總成1上部空間相適應。
電控模塊各個空氣器的外形設計要適應電機變速箱總成1上部空間的需要,將充電控制器4與高壓控制器3上、下布置后與電機控制器2并列固定在電機變速箱總成上。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與實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電控模塊的電機控制器2、充電控制器4和高壓控制器3設計成分別固定于電機變速箱總成1上,它們的外形需要做一定的調整,以適應空間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要點在于:
1、將電機控制器、充電控制器、高壓控制器等電控模塊進行集成設計,采用大規模集成線路板和合理布置不同線路板間組合關系和空間位置,盡量減小電器盒數量和體積。
2、電控模塊充分利用電機變速箱上部不規則結構空間,實現電器盒和電機變速箱緊密接觸安裝。
3、合理布置和加強動力總成與車身連接懸置,控制碰撞過程中電控模塊和動力總成運動位移和翻轉幅度。
4.取消了前艙專用電控模塊安裝橫梁,簡化了前艙結構。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13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