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連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37414.3 | 申請日: | 2013-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55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建考;劉勝利;沈源;由毅;吳成明;馮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7/02 | 分類號: | F16C7/02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穎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連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發動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發動機連桿。?
背景技術
發動機在工作時,連桿處于高速往復運動狀態,連桿小頭套設在活塞銷上,與活塞銷之間發生劇烈的滑動摩擦,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在襯套上開設很小尺寸的油槽,連桿小頭與活塞銷之間的襯套因高溫和摩擦而容易損壞,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發動機剛剛啟動的時候,襯套不能得到機油的潤滑(潤滑系統的啟動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從而導致襯套燒壞,對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不利。?
輕量化是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發動機輕量化對節能減排有巨大的貢獻,通過輕量化措施減少發動機的機械損失,能夠很明顯降低發動機油耗,減少排放。?
在專利(CN201129353Y)中公開了一種連桿小頭結構,包括連桿小頭進油口和連桿襯套油槽,連桿小頭進油口設置在連桿的側面,連桿襯套油槽采用X形結構,連桿小頭進油口和連桿襯套油槽相通,該實用新型能夠充分潤滑連桿襯套,但是,在發動機啟動時,由于絕大部分機油已經回流到油底殼中,在襯套和連桿小頭之間摩擦表面存留的機油幾乎沒有,特別是汽車長時間沒有啟動后,使連桿小頭與襯套之間干摩擦,從而容易燒壞或壽命較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發動機連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部分機油存留在連桿小頭和襯套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發動機連桿,發動機連桿包括連桿小頭,所述的連桿小頭內設置有一個連桿襯套,所述的連桿襯套套設在發動機的活塞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襯套的內壁上開設一條環形油槽和若干條通向連桿襯套兩側的回油槽,所述的連桿襯套上還開設有儲油凹口,所述的儲油凹口與環形油槽和回油槽均相通,所述的回油槽沿連桿襯套的內壁向連桿小頭的上側傾斜。?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為了使發動機在不工作時,襯套和活塞銷之間能夠存留有一部分機油,使發動機起動時,襯套與活塞銷之間能夠有較好的潤滑,在襯套內壁上開設有儲油凹口,該儲油凹口與環形油槽和回油槽相通;環形油槽是用于連接潤滑系統,使干凈的機油進入連桿襯套與活塞銷之間的摩擦表面,回油槽是用于連桿小頭擺動時將機油甩出。?
在上述的一種發動機連桿中,所述的回油槽外端設置有出油口。該連桿在擺動時,連桿襯套內與活塞銷之間的高溫機油能夠迅速從出油口甩出,有利于連桿的散熱。?
在上述的一種發動機連桿中,所述的連桿襯套包括位于連桿小頭上端的受拉部和位于連桿小頭下端的受壓部,所述受壓部的寬度大于受拉部的寬度。由于發動機在工作時,壓縮行程時,連桿小頭的下端受到的壓力較大,連桿小頭的上端受到的拉力小于連桿小頭下端受到的壓力,為了滿足汽車輕量化要求,在保證連桿小頭強度的前提下,受壓部的寬度大于受拉部的寬度,受壓部與收拉部之間通過圓滑曲面過渡。?
在上述的一種發動機連桿中,所述的受拉部上開設有進油孔一。發動機潤滑系統從該進油孔一處提供對連桿小頭的機油。?
在上述的一種發動機連桿中,所述的連桿襯套上開設有與環?形油槽和進油孔一相通的進油孔二。在發動機啟動時,環形油槽的下端和儲油凹口內會存留部分機油,可以在潤滑系統沒來得及供油時,為連桿襯套和活塞銷提供潤滑用的機油,延長連桿的使用壽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為了使發動機在不工作時,襯套和活塞銷之間能夠存留有一部分機油,在連桿襯套內設置有儲油凹口,使發動機起動時,襯套與活塞銷之間能夠有較好的潤滑。?
2、為了滿足汽車輕量化要求,在保證連桿小頭強度的前提下,受壓部的寬度大于受拉部的寬度,受壓部與收拉部之間通過圓滑曲面過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連桿小頭的截面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中,1、連桿小頭;2、連桿襯套;31、環形油槽;32、回油槽;33、儲油凹口;34、出油口;41、進油孔一;42、進油孔二;51、受拉部;52、受壓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374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除間隙的直線軸承
- 下一篇:一種風力電機轉動軸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