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床車鉆復合加工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22932.8 | 申請日: | 2013-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09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華;張孝鋒;高健;戴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第二機床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2 | 分類號: | B23P2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336***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床 復合 加工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車床上的車鉆復合加工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活塞零件加工外圓和鉆中心孔需要借助兩個機床(兩個車床或一個車床+一個鉆床)來完成,這樣一方面用戶配置的機床數量多,設備投入較高;另一方面,在加工過程中需要裝夾兩次,不僅操作繁瑣,會影響加工效率,而且加工精度也難以保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保證加工精度的車床車鉆復合加工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車床車鉆復合加工機構,在主軸(1)內穿設有拉桿(2),該拉桿(2)的左端與回轉油缸(3)的活塞桿連接,拉桿(2)的右端通過拉桿套(4)與液壓夾頭(5)連接,該液壓夾頭(5)上裝有多個夾爪(6),在所述拉桿(2)內穿設有第一鉆桿(7),該第一鉆桿(7)的左端伸出拉桿(2)外,并且第一鉆桿(7)的左端與中心鉆油缸(8)的活塞連接,所述拉桿(2)的右端與第二鉆桿(9)的安裝端連接,第二鉆桿(9)的鉆頭端穿過液壓夾頭(5),并位于多個夾爪(6)所圍成圓周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鉆桿(9)的桿部套裝有軸承(10),該軸承(10)位于軸承座(11)內,軸承(10)的內圈與第二鉆桿(9)的外圓周面間隙配合,軸承(10)的外圈與軸承座(11)過盈配合,所述軸承座(11)固定在液壓夾頭(5)上。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汽車活塞零件由液壓夾頭上的夾爪夾緊,主軸旋轉帶動工件轉動,實現車削外圓加工。中心鉆油缸的活塞向右移動,并帶動第一鉆桿及第二鉆桿向右移動,同時工件在主軸的帶動下作旋轉運動,從而實現鉆中心孔加工。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在車床上加工汽車活塞外圓和鉆中心孔一次完成,減少了用戶配置機床數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更好地保證了加工精度。軸承與第二鉆桿外圓之間為間隙配合,與軸承座內孔為過盈配合,加工中嚴格保證該配合間隙值和過盈量,工件在液壓夾頭轉動時,既保證了第一鉆桿及第二鉆桿不隨著轉動(加工中不允許其轉動),又保證了第二鉆桿的移動動作和運動精度。
為了簡化結構、方便裝配,所述中心鉆油缸(8)的活塞套裝于第一鉆桿(7)的左端,兩者螺紋配合,中心鉆油缸(8)的缸體通過支撐桿(12)固定在車床的床頭箱上,且支撐桿(12)與第一鉆桿(7)相平行。
為了使兩根鉆桿結合緊密、連接牢靠,所述第二鉆桿(9)的安裝端為臺階結構,第二鉆桿(9)的安裝端伸入第一鉆桿(7)右端相配合的臺階孔內,兩者之間通過中心穿設的長螺桿(13)固定。
為了使結構更加緊湊,所述軸承座(11)的左端伸入拉桿套(4)右端的擴口內,在軸承座(11)的右端一體形成有環形凸臺,該環形凸臺通過均勻分布的螺釘與液壓夾頭(5)相固定。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只需裝夾一次便能實現在車床上加工汽車活塞外圓和鉆中心孔一次完成,不僅減少了用戶配置的機床數量,而且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更好地保證了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在主軸1內穿設有拉桿2,兩者的軸線在一條直線上。拉桿2的左端與回轉油缸3的活塞桿連接,拉桿2的右端通過拉桿套4與液壓夾頭5連接,該液壓夾頭5上裝有兩個或三個夾爪6。在所述拉桿2內穿設有第一鉆桿7,該第一鉆桿7的左端伸出拉桿2外,并在第一鉆桿7的左端套裝中心鉆油缸8,中心鉆油缸8的活塞套裝于第一鉆桿7的左端,兩者螺紋配合,中心鉆油缸8的缸體通過支撐桿12固定在車床的床頭箱上,且支撐桿12與第一鉆桿7相平行。
如圖1所示,拉桿2的右端開設有臺階孔,第二鉆桿9左端為安裝端、右端為鉆頭端,所述第二鉆桿9的安裝端為臺階結構,第二鉆桿9的安裝端伸入第一鉆桿7右端相配合的臺階孔內,兩者之間通過中心穿設的長螺桿13固定。第二鉆桿9的鉆頭端穿過液壓夾頭5,并位于多個夾爪6所圍成圓周的中心。在所述第二鉆桿9的桿部并排套裝有多個軸承10,該軸承10位于軸承座11內,軸承10的內圈與第二鉆桿9的外圓周面間隙配合,軸承10的外圈與軸承座11過盈配合。所述軸承座11的左端伸入拉桿套4右端的擴口內,在軸承座11的右端一體形成有環形凸臺,該環形凸臺通過均勻分布的螺釘與液壓夾頭5相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第二機床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第二機床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229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