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轉運電桿用板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637058.8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28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紅林;何平;梁小龍;李興勇;彭期林;周軍;鄢國榮;鄭穎;楊永剛;舒毅;袁偉;彭勇;余光明;龐曉軍;陳雅璐;黃皓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重慶銅梁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B1/26 | 分類號: | B62B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運 電桿 板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轉運電桿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專為轉運電桿所使用的板車。
背景技術
電桿是電力運輸的重要設置,常見的電桿有木制電桿、水泥電桿、鐵桿,其中,由混凝土與鋼筋或鋼絲制成的混凝土電桿最為常見。近年來,隨著農網改造的不斷深入,混凝土電桿的使用量不斷增多,但是由于部分農村公路狹窄、路況差,運輸電桿的機動車無法到達,因此這些電桿從貯藏點到安裝點的運輸基本靠人力轉運,即全部依賴工作人員肩抬。用人力二次轉運電桿需要多名搬運人員,例如一根九米桿需要八人以上才能抬運,一根十二米桿需要十二人以上才能抬運,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只要其中一個搬運人員因腳滑而沒有站穩,就會對自己和其他協同人員造成人員摔跌、傷害。而且,因電桿本身的重量大,抬運所使用的繩索、抬杠在與電桿的摩擦下極易損壞,不安全,容易砸傷抬運人員,對增供擴銷和優質服務的影響很大。因此,純粹的人力運輸不僅用人多、成本高、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影響到搬運人員的身體安全。
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專門用于轉運電桿的裝置,其結構合理、省時省力,使用半機械化的方式代替純粹的人力運輸,以節省轉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消除人力運輸中的安全隱患,保證搬運人員的身體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專為轉運電桿所使用的板車,其結構合理、省時省力,使用半機械化的方式代替純粹的人力運輸,以節省轉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消除人力運輸中的安全隱患,保證搬運人員的身體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轉運電桿用板車,包括車軸及轉動連接在所述車軸兩端的滾輪,所述車軸上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上連接有承重支架,所述托板垂直且平分所述承重支架,所述承重支架的前、后端分別設有用于固定電桿且可沿所述承重支架的垂直方向往返運動的固定件。
進一步,所述承重支架由兩塊內直角相對的“L”形鋼板焊接在所述托板上組成。
進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連接在一起且均呈圓弧狀、開口朝上的上抱箍及下抱箍,所述上抱箍、下抱箍兩端向外彎折分別形成上安裝耳、下安裝耳,所述下抱箍焊接在所述承重支架上,所述上安裝耳與下安裝耳之間設有彈性復位件。
進一步,所述彈性復位件為彈簧。
進一步,所述上抱箍的上表面設有橡膠層。
進一步,其中一所述下抱箍的下表面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長度小于所述滾輪的半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轉運電桿用板車完全承擔了水平運輸過程中電桿的重量,運輸過程中只需要人在前拉或在后推板車,使用范圍廣;電桿被固定在承重板的固定件上,而且固定件可以沿承重支架的垂直方向往返運動即具有一定的緩沖效應,在遭遇顛簸、發生搖晃時電桿與承重支架一體做往返運動,減輕電桿與承重支架間的相互擠壓碰撞,有效地防止電桿磨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節省轉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消除了人力運輸中的安全隱患,保證搬運人員的身體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重慶銅梁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重慶銅梁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6370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碎裂的陶瓷PTC熱敏電阻
- 下一篇:雙簇水力噴射管柱





